我想知道收款收据格式是如何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壹)、贰(贰)、叁、肆(肆)、伍(伍)、陆(陆)、柒、捌、玖、拾、伯、仟、万(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念、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也应受理。 二、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三、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
收据 今收到:×××(单位或个人)购买×××(哪个款式)女包×××(数量) 交付的押金×××(金额)。 人民币(大写金额):××× 必填:开票人或单位(盖章) 标题写在正文上方中间位置,字体稍大。标题的写法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构成。即写上“收据”或“收据”字样。 另一种是把正文的前三个字作为标题,而正文从第二行顶格处接着往下写。如用“今收到”、“现收到”、“已收到”作标题。 正文一般是在第二行空两格处开始写,但以“今收到”为标题的收据是不空格的。正文一般要写明下列内容,即写明收到的钱物的数量、物品的种类、规格等情况。 落款一般要求写上收钱物的个人或单位的名称姓名,署上收到的具体日期,一般还要加盖公章。 是某人经手的一般要在姓名前署上“经手人:”的字样。是代别人收的,则要在姓名前加上“代收人:”字样。
-
想知道离婚协议书的格式
离婚协议书格式:离婚协议书是登记离婚(协议离婚)的实质性文件,离婚协议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登记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二、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养育应承担的费用、支付的方式及期限; 三、共同财产的
2024.06.08 18 -
我想知道如果收到法院传票是立案吗
关于法院传票是立案吗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和证人、送达诉讼文书、审理案件,
2023.03.20 27
-
二联收据怎么写?我只知道格式
1、收据如果是个人需要出具的,只有写明收到什么单位或个人什么东西。如果是货币必须说明是什么货币,要大写,还要注明收款原因和小写。落款注明收款人姓名,收款时间即可。 2、如果是单位需要出具的,可以到账表
2022-07-16 15,340 -
我想知道收据数字要怎么写呢,具体的格式是哪些?
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壹)、贰(贰)、叁、肆(肆)、伍(伍)、陆(陆)、柒、捌、玖、拾、伯、仟、万(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
2024-09-01 15,340 -
你想知道如何收集加班证据的?
工牌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因工牌可复制性,其效力很有限,但仲裁或法院可以结合其它情况判断综合判断双方劳动关系情况,工牌可以作为其中一个环节。 只要未签订劳动合同,单位就应支付2倍工资差额,除非单位能证明
2022-07-27 15,340 -
想知道现金收条格式是怎样的怎么写
生意中,现金结算再平常不过了,收取对方的现金,是需要给出一个收款证明的,这个证明就是现金收条现金收条代表收款的证明,这也是为了防止二次收款的情况出现那么现金收条格式是怎样的呢?一个完整的收条,通常应由
2022-07-03 15,340
-
01:26
如何收集出轨证据
收集出轨证据的方式如下: 1、保证书、道歉书等,一方情急之下写下的保证书等表示悔改的证据; 2、如果对方嫖娼,通常有警方介入,警方的笔录可作为证据; 3、单位查实职工的婚外情后,有时会对其生活作风问题作出处理的证据; 4、双方来往的书信、短
1,677 2023.04.20 -
01:13
怎么知道学校收费是否合法
知道学校收费是否合法的方式如下:在义务教育阶段,任何收费都是乱收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除了报纸上公布的一次性收费之外,都是乱收费。参考书、补课费都是乱收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
3,495 2022.05.11 -
01:18
被征收人如何才能知悉房屋征收决定
被征收人一般通过政府在征收范围内发布的公告,知悉房屋征收决定。县级、市级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拆迁决定后,必须在征收范围内及时发布公告,公告的内容应包括征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被征收人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权利,以及其他征收相关事项。 政府在张贴公告
4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