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零钱转账可以做为直接证据起诉欠款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欠款不还的,第一,你有权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偿还欠款。建议积极起诉,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应给对方一个宽限期,诉讼时效从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两年,两年期满后,在诉讼过程中将会丧失胜诉权(即债权不受到法律保护),所以必须注意诉讼时效。依照上述情况,你向对方主张偿还欠款还在诉讼时效内。第二,可以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应准备、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等)。立案之后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开庭进行审理。可以在人民法院的调解下达成和解、调解,达不成时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民事诉讼中,书证、物证和言词证据是常见的主要证据类型,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功能丰富、通讯便捷、操作简便的微信迅速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商品贸易、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微信的大量使用为司法实践带来了新型证据形式,微信转账属于电子数据,在司法实践中是被认可的。但是作为证据必须符合证据的三性,即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微信是否是实名认证的,债务人是否是接收借款之人,这是确定被告主体的关键。其次,作为证据使用,其指代的内容必须真实、全面,如果无法证明转账是用于借款还是其他的合同关系的话,那么你的有可能法院不会采纳。如果诉讼,建议尽可能准备完善的证据,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那么你的诉讼请求被认可的机会就越大。提醒大家:在仅有转账记录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通过打电话时的手机录音等方式先确认双方借贷关系,起诉后再提供转账记录来证明,也是可以拿回借款。
可以起诉,录音同样可以证明双方的借贷关系。同样,如借款协议、银行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都能够证明欠款事实和欠款金额。对于欠款追讨有很多途径,比如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支付,协商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律师函可以对债务人起到催告和警示的作用,催促对方及时还款,承担违约责任等,比起司法途径要便捷许多。
-
微信转账能做为证据吗?
微信转账记录符合证据三性的就能作为证据,需要在法庭上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才有可能被人民法院采纳。债权人在仅有转账记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打电话时的手机录音等方式先确认双方借贷关系,起诉后再提供转账记录作为证据来证明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
2020.01.03 191
-
微信转账可以做为证据吗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物证和文字证据是常见的主要证据类型,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功能丰富、通信方便、操作简单的微信迅速成为人们的社会交流、商品贸易、情感表达的重要平台,微信的广泛使用为司法实践带
2021-12-12 15,340 -
微信转账记录可以做起诉证据吗
微信转账记录是可以做起诉的证据的。请问您借钱给您朋友的亲戚借了多久呢?您朋友签有担保协议吗?协议又是如何规定的?现在还能联系到您朋友的亲戚吗?建议您及时起诉,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对方是可以拒绝偿还的,希
2022-01-26 15,340 -
微信转账记录可以作为证据起诉吗?
以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的案例越来越多。法律界人士表示,微信目前无法作为劳动关系确认的单一证据,除微信外尽可能收集其他书面证据材料。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经常使用的物证,可以大致概括为如下几类: (1)犯罪
2022-08-15 15,340 -
刑事案件微信转账可以做为证据吗
1、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查证属实的微信转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2、我国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的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
2022-06-01 15,340
-
00:59
微信转账可以起诉吗
符合起诉条件的,微信转账也可以起诉。微信转账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只要符合以下条件的,当事人可以去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
11,632 2022.05.11 -
00:57
欠钱有转账记录可以起诉吗
借钱有转账记录是可以起诉的。转账记录属于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根据司法解释,原告可以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如果此时被告不承认时,需要原告提供相应的补充证据来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借贷关系。否则,有可能因为证据不充足而使原告有着
858 2022.05.27 -
00:52
拖欠工资可以直接起诉吗
拖欠工资可以直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我国法律对于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多久才能起诉,并没有明确规定。换句话说,只要公司没有在约定时间内支付劳动报酬,员工便可以起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
5,1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