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出资有什么规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方式如下: 1、货币。设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以支付创建公司时的开支和启动公司运营。因此,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 2、实物。实物出资一般是以机器设备、原料、零部件、货物、建筑物和厂房等作为出资。 3、知识产权。所谓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传统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 4、土地使用权。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股东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后向公司出资而使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 另一种是公司向所在地的县市级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查批准后,通过订阅合同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公司依照规定缴纳场地使用费。前者为股东的出资方式,但必须依法履行有关手续。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法规定的出资规则有: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出资方式,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公司法规定的出资规则的规定有: 1、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2、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依法办理出资手续。
-
公司股东出资的规定有什么?
股东出资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货币出资方式 货币出资方式是指股东直接用资金向公司投资的方式,其认缴的股本金额应在办理公司登记前将现金一次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临时账户,并向公司出示其资信证明,以证实其
2020.10.14 132 -
公司法关于出资规定有什么
公司法关于出资的规定有: 1、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2、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
2020.11.20 73 -
公司法对股东出资有什么规定吗
关于股东出资,分为两种情况,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只能以货币出资。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则允许多种出资方式。 第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出资; 第二,非货币的出资物,都必须评估一下价值; 第三,评估和转让都必须
2022.04.13 367
-
公司法有出资规定吗
确实遇到过有朋友询问这个问题,那么我国有关于公司法出资期限规定吗?事实上,2013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司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新公司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由于新公司法取
2022-08-29 15,340 -
公司法对出资有什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
2022-04-17 15,340 -
公司股东出资有什么规定?
1、股东以货币出资,也可以用食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财产出资的,其登记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2、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
2022-10-13 15,340 -
公司法对出资有什么规定?
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方式如下: 1、货币。设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以支付创建公司时的开支和启动公司运营。因此,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 2、实物。实物出资一般是以机器设备、原料、零部件、货物、建筑
2023-01-23 15,340
-
01:31
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方式
如果股东想要出资,可以采用货币或者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但是,已经规定不能作为出资的财产要除外。出资的是非货币的财产,则要进行评估作价并核实,高估或低估作价都是不可以的。法律对评估作价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具体的出资方式如下:
3,386 2022.04.15 -
01:50
军婚军人出轨有什么规定
涉及军婚的主要规定是指,我国民法典第1081条。根据第1081条,军婚受到婚姻法律的特殊保护。如果现役军人的配偶想要离婚的话,必须经过现役军人一方的同意。如果军人不同意的话,就不准许双方离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作出了另外的规定。对于军人
2,417 2022.04.12 -
00:57
公司发不出工资怎么办
公司发不出工资的处理如下: 1、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委投诉; 2、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3、可以与公司协商要求支付工资; 4、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5、可以要求第三方介入。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
2,081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