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新车合格证和新车实际车不符是欺诈吗?是否构成欺诈,是否构成欺诈

新车合格证和新车实际车不符是欺诈吗?是否构成欺诈,是否构成欺诈

2022-03-08 16:5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08回复

专业分析:

依据国家发改委及公安部的规定,合格证上的信息应当与车的实际状况及合格证信息核查数据库的数据相一致,如果合格证信息不一致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是不予注册登记的。出现此种情况,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商或者生产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更正或补传车辆信息,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更正不了的,销售商或生产企业应当收回已销售的车辆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即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车并要求赔偿。是否构成欺诈要看销售商或生产企业是否有主观上欺诈的故意及客观行为,如果是因企业信息漏报或误报则不属于有意欺诈,只能算作是一种过错行为,不能主张双倍赔偿。如果是企业或销售商有意假冒、伪造、套用的话,则属于欺诈行为,此时消费者即可主张双倍赔偿。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销售来历不明车辆的行为是可以构成欺诈的,但前提是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消费者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销售来历不明的车辆如果销售者有欺诈行为且其主观上具有明知其销售的车辆来源地与开具发票单位不符,车辆无合法来源途径的情形,却未如实告知消费者,以致消费者基于错误信息作出意思表示的,应认定销售商构成消费欺诈。

律师普法更多>>
  • 销售来历不明的车辆是否构成欺诈
    销售来历不明的车辆是否构成欺诈

    如果销售者有欺诈行为,并且其主观上具有明知其销售的车辆来源地与开具发票单位不符,车辆无合法来源途径的情形,却未如实告知消费者,以致消费者基于错误信息作出意思表示的,应认定销售商构成消费欺诈。

    2020.09.17 91
  • 实物与说明书标注不符是否构成欺诈
    实物与说明书标注不符是否构成欺诈

    实物与说明书标注不符构成欺诈,经营者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商品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2020.03.06 216
  • 隐婚入职是否构成欺诈
    隐婚入职是否构成欺诈

    隐婚入职不构成欺诈。因为婚姻状况与工作岗位并无直接相关性,所以这属于个人权隐私权的范围,如果单位以隐婚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须赔偿经济补偿金。

    2020.04.18 127
专业问答更多>>
  • 诈骗是否构成价格欺诈

    标价欺骗消费者没成交也算欺诈 市民在一些购物过程中,明明发现商场的标价形式有欺骗之嫌,但是投诉了,商家只能是改正,很难得到处罚,因为没有发生交易行为。国家发改委新的解释意见表示,“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

    2022-08-17 15,340
  • 实物与说明书标注不符是否构成欺诈?

    经营者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商品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该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

    2022-08-29 15,340
  • 一房多卖是否构成欺诈

    现实中经常出现一房二卖的情况,但是一房二卖除了可能会涉及民事上的违约、赔偿责任以外,还可能会触犯刑法上的诈骗,应当尤其警惕。一房二卖,就是指将一套房产卖与多个购买者,它除了具有合同上欺诈的嫌疑外,还具

    2022-08-21 15,340
  • 婚前整容是否构成欺诈?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婚姻中的欺骗行为,是指婚姻关系一方当事人采用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者

    2022-08-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 01:04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就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叙述不是真的,并且会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产生; 2、欺诈人进行了欺诈的行为。构成欺诈行为要有两个条件,即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故意陈

    11,084 2022.04.17
  •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970 2022.04.17
  • 什么是欺诈罪 01:20
    什么是欺诈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达到诈骗罪既遂,需满足以下要求: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

    979 2022.04.15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