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疫情拖延物价该怎么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应依据以下规定进行处罚:《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应这样进行处罚:如果行为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疫情期间违法哄抬物价,违法所得数额达到较大标准且存在严重犯罪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或没收财产。
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法分子通过哄抬价格、生产销售伪劣口罩等防控物资的,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规定从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当事人没有违法所得,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处2万元以上到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话,可以直接吊销个体工商户或企业的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疫情期间相互哄抬物价该怎么处罚?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处罚:如果行为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疫情期间违法哄抬物价,违法所得数额达到较大标准且存在严重犯罪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0.11.02 97 -
针对疫情拖欠工资合法吗?
拖欠工资是不合法的行为。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但如果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司确实出现了生产、经营上的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
2020.09.22 124 -
疫情哄抬物价该如何处理
疫情哄抬物价处理根据规定如下: 经营者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有关法律对所列行为的处罚和处罚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依照
2022.04.14 204
-
针对疫情哄抬物价应该怎么投诉
一、拨打12020举报电话疫情防控期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防疫用品和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分析,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报告价格异常波动和市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
2022-09-13 15,340 -
针对疫情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疫情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延期发放工资,但不得工资。可直接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022-09-13 15,340 -
疫情哄抬物价该怎样处罚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如果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违法数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另外,如果对政府指导价拒不履行者,会责令整改并没收违法所得。《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
2022-08-29 15,340 -
疫情哄抬物价怎么样处罚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如果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违法数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另外,如果对政府指导价拒不履行者,会责令整改并没收违法所得。《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
2022-08-29 15,340
-
00:59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怎么办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以先直接和单位协商,告诉单位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也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咨询法律意见。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欠薪严重的
1,394 2022.05.11 -
01:41
物业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我国为维护劳动者其合法权益而提供的多种司法救济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其他司法解释的规定,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去法院提起劳动诉讼,
2,532 2022.04.17 -
00:49
拖鞋开车怎么处罚
拖鞋开车,可以处扣2分,罚款100元。机动车驾驶员不准穿拖鞋驾驶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如果有一方司机穿拖鞋,即使在整个事故中该司机没有责任,事故责任由另一方承担,该司机也要接受交警对其穿拖鞋开车的处罚。如果根据事故情况,双方都要承担责任的,那
5,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