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司法怎么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认定受贿罪的条件有: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观上是故意;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怎样界定受贿与正常馈赠的界限,除正确把握受贿罪构成要件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从双方的关系看,双方是同学、同乡、亲友及其他私人关系,还是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的关系。正常馈赠一般发生在有密切关系的个人之间,这种密切关系往往由来已久,且在馈赠发生之后仍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而贿赂则是发生在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之间,双方的利害关系是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身份而临时产生,且随贿赂目的得逞后而逐渐淡化。 (2)从行为的动机来看,正常馈赠是行为人基于亲情、友情而无偿将财物送与他人;而贿赂则是行贿人为使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已谋取利益而将财物给予他人, (3)从行为的方式来看,正常馈赠一般是公开进行,为他人知悉;而贿赂则总是秘密进行,行为的双方都采取各种手段掩盖、隐匿、毁灭可能被查获的罪证, (4)从行为的时间上看,馈赠发生的时间一般确定;而贿赂则必然发生在行贿人有求受贿人利用职务为其谋取利益之时。 (5)从行为的标的物来看,正常馈赠的财物一般为私人财物;而用以贿赂的财物,既可能是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私人的,且标的物价值一般较大。
-
怎么认定受贿罪
受贿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
2020.08.11 143 -
怎么认定受贿罪
受贿罪的认定: 1、次要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诚信; 2、主要对象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组织的正常管理活动; 3、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产; 4、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 但是,不应该被狭隘地理解为现金和具体物品,而应
2022.04.14 283 -
受贿罪怎么认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可认定为受贿罪:1、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2、违法收受各种形式、名义的回扣或手续费,归个人所有;3、利用自身职务、地位的便利,通过其他国家
2022.04.12 3,215
-
如何认定受贿罪? 受贿罪怎么认定?
受贿罪成立如何认定,受贿罪成立即是被认定为贪污罪。贪污罪是否成立就是法律上所说的既遂和未遂。根据本法第20条至第24条规定,区分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从贿赂是否到手为界。其理由是:首先,受贿犯罪可分
2022-05-08 15,340 -
怎么认定受贿罪受贿罪金额怎么认定
受贿罪的金额认定根据以下标准:根据《》第条、第条、第条,根据《决定》第九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构成商业受贿罪。实施《决定》第九条规定
2022-03-09 15,340 -
怎么认定受贿罪
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点同于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本罪在主观方面体现为故意。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关于“利用职务上
2022-04-01 15,340 -
受贿罪怎么认定
受贿罪的认定: 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 2、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的; 3、侵权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诚信; 4、客观上,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现金,或者非法接受他人现金,为他人谋取利益。
2021-12-25 15,340
-
01:30
收受贿赂罪认定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受贿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的行为。受贿
2,800 2022.04.15 -
01:10
受贿罪怎么判
受贿的判刑标准应当根据其行为人的受贿金额来判定。具体为: 1、受贿金额达到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属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受贿金额达到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属于其他较重的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00 2022.04.17 -
01:11
受贿罪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受贿罪处罚所作的规定,受贿罪判刑多久,需要根据受贿金额具体确定,一共有三个量刑幅度区间。第一,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较大,依法应该对受贿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第
9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