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房屋所有权证书违约?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
买房人可以要求退房的情形: 1、套型误差过大; 2、面积误差过大; 3、擅自变更规划设计; 4、商品房质量有问题; 5、延期交房; 6、在建工程转让情形; 7、法定不得转让的商品房。
-
买房人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退房
买房人可以要求退房的情况是:逾期交房超过一定期限的;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不能修复或经修复仍不能达到约定质量标准的;由于开发商的过错不能依约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
2021.01.14 84 -
什么情况下买受人可以退房
买方可以退房: 1、购房合同依法确认无效后,买受人有权退房; 2、购房合同依法撤销后,买受人有权退房; 3、抵押不能,买受人有权退房; 4、开发商延迟交付房屋或延迟办理产权证超过一定期限,买受人有权退房; 5、房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
2022.04.14 168 -
什么情况下买受人可以退房
在下列情况下,买受人可以退房: 1、合同中约定的退房条件成立; 2、买卖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一致同意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3、出现法定解除合同的事由,比如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无法交付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
2020.10.26 104
-
买受人在什么情况下,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承担房屋所有权证书违约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
2022-04-09 15,340 -
买卖人在什么情况下,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房屋所有权证书违约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
2022-01-07 15,340 -
买卖人在什么情况下,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房屋所有权证书违约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
2022-01-07 15,340 -
买卖人在什么情况下,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房屋所有权证书违约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
2022-01-07 15,340
-
01:05
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父母房产子女属于父母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无论父母是否订立遗嘱,子女都可以继承父母房产。通过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这两种方式,继承父母房产的差别在于继承房产的份额可能不一样。如果父母在生前订立了遗嘱,指定房产由子女继承的,子女在父母去世后有权继承父母
1,324 2022.04.15 -
00:57
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房存在以下三种情况,购房者是可以要求开发商退房的: 1、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比如说开发商的证件不齐全,没有取得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就销售商品房的; 2、开发商交付的房屋质量存在问题,严重影响购房者使用的; 3、开发商迟延交付房
655 2023.01.04 -
00:55
买卖房屋违约怎么处理买卖房屋,构成违约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处理方式如下: 1、买卖房屋过程中,守约方可以和违约方进行协商沟通,就违约责任的承担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2、协商不成的,守约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起诉前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的证据材料,守约方也
496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