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申请行政复议的时间大概是多长时间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由于《消防法》、《行政处罚法》和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公安机关、公安派出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有权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但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规定,当上述机关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其法定的复议机关也有不同,现分述如下: ①当公安消防机构或当地公安派出所以公安消防机构的名义作出消防行政行为时,署名的公安消防机构的主管公安机关是法定的复议机关。 ②当公安机关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其上一级公安机关是法定复议机关。 ③当公机部消防局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公安部和消防局是法定的复议机关。 ④当地方人民政府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其上一级人民政府是法定的复议机关。 ⑤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是法定的复议机关。 ⑥当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该派出机关是法定的复议机关。 ⑦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该人民政府是法定复议机关。 ⑧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是法定复议机关。 ⑨当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作出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时,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是法定的复议机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申请行政复议的时间是六十日以内。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可在六十日内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如果超过六十日,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复议机关不予受理。
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权的,可以通过申请复议来救济其合法权益。
-
行政复议多长时间申请
行政复议可以在当事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申请。如果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就可以在上述期限内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2020.10.23 188 -
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一般是六十日。该时效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则依照其规定。
2020.09.08 133 -
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一般是六十日,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就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
2020.05.15 156
-
行政复议申请延期大概是多长时间呢?
关于未告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时的最长申请期限,《行政复议法》没有作出规定,行政诉讼领域对此曾有过比较热烈的探讨。行政管理相对人确实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只能从实际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时
2022-07-25 15,340 -
申请行政复议是多长时间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在此应当注意《
2022-05-17 15,340 -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呢?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在此应当注意《
2022-05-17 15,340 -
行政复议申请时间多长?
《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得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
2022-06-25 15,340
-
01:32
申请离婚诉讼多长时间首先,法院接到当事人起诉后,会在七日内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通知当事人。另外,对于起诉离婚案件,如果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则需要三个月;如果按普通程序,审限是六个月,二审审限是三个月。因此,离婚纠纷一般少则三个月,多则六个月。第一次起诉离婚时,
1,367 2022.04.17 -
00:50
劳动仲裁流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劳动仲裁流程大概需要四十五日。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劳动纠纷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劳动纠纷情况比较复杂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因此,劳动仲
5,249 2022.04.17 -
01:11
案底多长时间能消除案底又被称为“犯罪记录”或者“犯罪案底”,它针对的是某个人过去所触犯的法律罪名或者与之有关的犯罪行为记录,在中国,目前是无犯罪记录可以消除制度,犯罪的案底会伴随着当事人终生,且永远不会消除;留底的犯罪档案一般存放在公安部门进行保存的。 根据
1,06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