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债务人持有的债权凭证未明确载明债权人时,应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务人坐牢期间可以向债务人的连带责任人来索赔。连带责任人包括合伙人、共同担保人和债务人配偶。 借款时,如果有担保人,债权人可以要求担保人偿还贷款。债权人必须注意担保分为一般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只有承担连带责任担保的担保人才能要求被还款。
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要求履行义务主张,客观上改变了权利不行使的事实状态,造成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因此债权人用何种方式证明其曾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呢,有以下几种方式: 债权人口头直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整个过程需要录音录像以及人证加以证明。 债权人向债务人送达主张权利的文书,要求债务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然没有签字、盖章但是能够用其他方式证明权利文书到达债务人。 债权人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 向债务人的代理人、担保人或者财产管理人主张 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人在国家级或下落不明债务人住所地省级影响力大的媒体刊登权利主张公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一)当事人的陈述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债权人如何证明债务关系存在
1、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合同等书面证据; 2、有担保人的,应提供担保人发具体信息; 3、有抵押物的,应提供抵押物的名称、数量、价款数额、存放地点和保管人的姓名等证明材料; 4、提供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义务的证
2024.05.25 30 -
如何证明债务人有债务人以前曾主张权利
能证明债权人曾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证据包括: 1、书面承诺和口头承诺录音; 2、债权人曾向债务人发送的信件或者数据电文; 3、债权人曾向债务人的代理人、担保人或者财产管理人主张权利的证据。 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2021.01.05 66 -
债权人如何证明债务人借款共同经营?
1、债权人要证明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经营的,可以收集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用于共同经营,例如企业出资人信息、借款合同等。 2、在现实生活中,债权债务纠纷是非常多的,债务人不还款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债务人,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
2022.03.04 75
-
债权人持有的转让借款凭证未载明债权人的,应该怎么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
2022-05-02 15,340 -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的,债权人可以向银行申请催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
2022-05-06 15,340 -
不具备债权人资格的情况,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资格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
2022-04-28 15,340 -
债务人/债权人如何提交证明债权债务变更的文件?
债权债务确认书 甲方(债权人): 乙方(债务人): 为明确甲乙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甲乙双方在此确认以下内容: 一、乙方于年月日向甲方借款人民币元(大写:),乙方确认已收到甲方的出借款项,甲方对乙方
2024-12-23 15,340
-
01:05
债权债务结清证明怎么写
债权债务结清证明一般是由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共同签署。债权债务结清证明表明双方不再存在任何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结清证明的内容,首先是写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基本身份信息情况。第2部分是债权债务的基本情况,例如债务形成的时间,金额,履行情况。第3
3,103 2022.04.17 -
01:03
债权人应如何讨债
债权人讨债方法有以下五种: 1、和解法。协商和解是指讨债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解决纠纷; 2、调解法。讨债人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法。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
298 2023.07.10 -
01:21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在继承过程中,不仅会涉及遗产的继承,还会涉及债权债务的继承。要确定债权债务的继承范围,首先要就债权债务这两个不同的权利义务做出区分。对于债务的继承,根据我国继承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人以实际继承的遗产为限度,继承被继承人的债务。换句话
1,00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