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侵权损害赔偿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原告的起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条件。患方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后,应当先行完成二项举证证明义务: 1、证明其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有医患关系。如挂号凭证、就诊病历、身份证明及其它相关证据,据以确定“适格的原告”和“明确的被告”; 2、证明患方存在有具体的损害结果。如伤残等级鉴定书、金钱损失数额凭证或者计算依据,据以确定“具体的诉讼请求”。 患方完成了上述举证后,因尚未确定“事实、理由”,或者说尚没有确定“过错与因果关系”,人民法院还不能据此确定医疗机构的侵权责任。在侵权赔偿责任的诉讼中,一般适用“过错归责”原则,即必须有证据证明或者依法推定侵权人的行为有过错(即行为的违法性),且该过错行为与受害人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才能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医疗损害责任属于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损害赔偿和标准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准,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计算标准在该条例第50条。具体而言,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医疗费按实际开支计算;而患者有固定收入的,以误工时长进行计算。陪护费以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残疾生活补助则以伤残登记及居民年平均生活费综合计算。
-
医疗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医疗人身侵权的损害赔偿的范围是,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为治疗和康复所支出的费用。
2020.10.03 239 -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项目是什么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项目有: 一、医疗费。 二、误工费。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 四、护理费。 五、残疾赔偿金。 六、残疾用具费。 七、丧葬费。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 九、交通费。 十、住宿费。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 十二、营养费。
2021.04.09 119 -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项目有哪些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
2021.02.05 259
-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起诉要怎么进行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起诉要怎么进行?这个你可以这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发生医疗损害赔偿争议时,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可以寻求第三方帮助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诉讼也是医疗
2022-05-04 15,340 -
侵权损害赔偿医疗费是否属于侵权损害赔偿
1、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权而造成的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侵权损害赔偿是一种适用最为普通、经常的民事责任方式。 2、侵权赔偿项目中包括医疗费
2022-04-21 15,340 -
侵权损害赔偿、医疗费是否属于侵权损害赔偿
1、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权而造成的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侵权损害赔偿是一种适用最为普通、经常的民事责任方式。 2、侵权赔偿项目中包括医疗费
2022-04-26 15,340 -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标准
医疗人身侵权损害的赔偿标准有两种: 一种是医疗事故条例规定的赔偿标准,但此规定只适用于构成医疗事故的医患纠纷; 第二种是人身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等相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赔偿标准,适用于医疗事故等特殊案件外的
2022-10-12 15,340
-
01:24
医疗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与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患者在遭遇到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时,可以要求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营养费等。 标准主要有:第一,医疗费。
1,179 2022.04.17 -
01:13
医疗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患者在遭遇到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时,可以要求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
1,294 2022.04.17 -
01:07
医疗事故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
医疗事故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者在法律适用方面有所不同。医疗事故赔偿主要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规文件规定,而人身损害赔偿主要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两
732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