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违约还款及罚金的税收处理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以下文件规定,凡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是不允许扣除的,但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发生的业务进行判定。对罚款不能一律对待。要看性质。国税发[2000]84号第六条规定:除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以外,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一)贿赂等非法支出;(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三)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四)税收法规有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第五十六条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国税发[1997]191号第二条规定:关于逾期还款加收罚息处理问题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对于合同违约金是否交纳个税目前没有明确文件说明,所以需要从《个人所得税法》来判断是否交纳个税,首先分析个税的税目,可以确认如果征税应在第十一类内“其他所得”,但此类必须是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目前国家发布了一些文件列举了一些按“其他所得”纳税的事项,但并不包括合同违约金,因此不需要交纳个税。另外从个税的计税基础来看,有相应的收入才涉及到纳税义务,而合同违约金实际是一种对损失的补偿,由于延期交房,业主可能多付了租金、损失的已交房款的利息等,不是收入,所以不用交纳个税。但如果是解除了合同按国税函[2006]865号规定就需要交纳个税了。 2、对于企业来说,这部分支出属于合同违约金支出,可以税前扣除,这部分无法取得发票,根据协议、收据等入账即可。
-
借款合同到期不还可收违约金吗
如果借贷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违约责任条款,当然可以向债务人主张违约金条款;借贷双方在借款合同中无约定或没有签订借款合同的,一般是不能主张违约金的。但是,可以主张对方赔偿实际损失,譬如要求对方支付逾期利息。
2021.01.10 158 -
借款合同到期不还可收违约金吗?
如果借贷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违约责任条款,当然可以向债务人主张违约金条款;借贷双方在借款合同中无约定或没有签订借款合同的,一般是不能主张违约金的。但是,可以主张对方赔偿实际损失,譬如要求对方支付逾期利息。
2021.01.29 138 -
-
收到定金后违约怎么处理?
收定金后违约,如果违约方为收受定金的一方,则双倍返还定金。如果是支付定金的一方违约,则定金不会退还。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
2022-06-05 15,340 -
收取的违约金是否征收增值税
1、要征收。 2、单位和个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时,因受让方违约而从受让方取得的赔偿金收入,应并入营业额中征收营业税。 3、但如果违约方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一方
2022-06-26 15,340 -
房东违约提前收回是不是收到的违约金又按照同时收
一般情况下合同里边都是约定的违约的话一个月的租金作为违约金.你只要是和房东签的合同,好好跟人沟通一下,诉诉苦,把屋子收拾干净,应该是可以不用掏违约金的.好好沟通一下吧. 租房违约金一般是多少 1、目前
2022-04-26 15,340 -
收了定金违约怎么处罚?
收了定金违约赔偿:收受定金的一方,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并且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2021-08-15 15,340
-
01:18
收房晚了会有违约金吗违约金是按照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出现违约情况时,要给另一方支付金钱或者金钱以外的别的财产。 收房晚了会不会有违约金,要看双方签订的购房合同是如何约定的,通常购房合同都会有验收交接的相关规定,比如,合同约定由于买
1,773 2022.04.17 -
01:07
房东违约收回房子 违约金怎么计算房东违约收回房子,违约金的计算如下: 合同有违约金的按违约金处理,违约金的数额由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没有违约金造成租客损失的房东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根据相
3,402 2022.04.17 -
01:11
收到货后仅退款违法吗收到货后仅退款违法。可能会涉及到非法占有,数额较大可能会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2,5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