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老板就可以告他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老板骂员工,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可以告。 首先,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故而领导辱骂员工在情节严重影响生活工作、且是直接故意的情况下是可以起诉对方侮辱罪的,但值得一提的是,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刑法》同时规定,犯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根据《刑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老板骂员工,员工是可以告他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行为人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是属于自诉案件。
老板骂员工,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可以告。 首先,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故而领导辱骂员工在情节严重影响生活工作、且是直接故意的情况下是可以起诉对方侮辱罪的,但值得一提的是,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刑法》同时规定,犯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刑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
-
老板骂员工可不可以告他
老板骂员工可以告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行为人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是属于自诉案件。
2020.07.23 166 -
骂人骂人可以告他吗
侮辱罪或诽谤罪。辱骂的程度非常严重,比如长期辱骂、捏造事实辱骂或者使用暴力方式辱骂,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刑事控告,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侮辱、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同时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
2020.11.12 516 -
老板骚扰员工可以告他吗
可以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老板骚扰员工对他人进行骚扰,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行为人会被处五日以下的拘留,还有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2020.11.06 817
-
老板骂员工可以告他吗
老板骂员工,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可以告。 首先,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2023-01-26 15,340 -
老板借我钱跑了可以告他吗
民间借贷,要向法院诉讼,劳动争议,才到劳动局告。
2022-10-22 15,340 -
难道就因为我骂了老板句神经病老板就可以不给工资吗?
可以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2022-11-01 15,340 -
老板不给钱可以告他吗
发生劳动纠纷,不能协商处理,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2022-10-23 15,340
-
01:05
老板拖欠工资不给去哪里告他
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建议员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
3,057 2022.05.11 -
00:56
拖欠工资可以告他吗
拖欠工资可以告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我国法律对于拖欠工资多少和拖欠多久才能起诉都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一般只要发生工资拖欠的情况,员工便可以起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
2,366 2022.04.17 -
00:50
老公被告了可以离婚转移财产吗
老公被告了可以离婚,但不能转移财产。夫妻双方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起诉离婚,法院判决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包括: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5、其他导致
1,51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