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伤致死罪是否需要被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33条,如果过失致人死亡,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该罪行符合其他法律规定,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如果该罪行涉及失火或交通肇事,将依照失火罪或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拘禁罪致人死亡的,并不是都要定故意杀人罪。如果是因其非法拘禁的行为致人死亡的,定非法拘禁罪,依法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
误伤工友致死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误伤工友致死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
当街斗殴致死是否判死刑
当街斗殴致死是有可能判死刑的,但是不是必须判死刑。打架斗殴如果造成轻伤二级以上的伤害后果,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以刑罚。另外打架斗殴如果聚众人数较多构成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02.27 307 -
乘客抢夺方向盘致6人死是否需要判刑
乘客抢夺方向盘致6人死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法律规定,乘客抢夺方向盘致6人死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罪属于行为犯,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能构成该罪。
2020.01.14 138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需要赔偿误工费
发生交通事故,受害者从受伤害之后到死亡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误工费,需要赔偿。 由于被侵权人受伤在医院治疗,不能进行劳动,因此而减少或者丧失了劳动收入,自然应当支付其在这段时间内的误工费。 当然,如果被侵权人当场死亡,就不存在误工费的问
2021.09.18 25
-
是否在撞击中致死需要被判刑?
如果涉案人员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违反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而承担了全部或主要责任,就可能会被定罪为交通肇事罪。如果满足上述法定情形,将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并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刑事拘役。如果行为
2024-12-04 15,340 -
因伤致死被判刑要判死刑吗?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
2023-05-29 15,340 -
误伤致死自首要判刑多久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1人,负百分七十责任,如果不赔偿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1人,或者性质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没有逃逸,性质不是恶劣的,积极赔偿,认
2023-07-27 15,340 -
误伤致死罪是否有未遂形态
过失犯罪属于结果犯,不存在犯罪未遂状态。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分子是故意着手进行犯罪的。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
2024-12-10 15,340
-
00:58
故意伤害致死罪构成要件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他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具体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和生命权; 2、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对他人实施了非法的伤害其身体的行为,导致其死亡。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3、
1,877 2022.04.15 -
01:23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缓刑是否可以醉酒驾驶致人死亡是否可以缓刑视情况而定,如果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可以适用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行为人醉酒驾驶致人死亡,
719 2022.10.08 -
01:00
过失伤害致死怎么定罪过失伤害致死构成过失伤害致死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
1,91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