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无限期放假后我多久才可以离职

无限期放假后我多久才可以离职

2022-09-12 10:4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12回复

专业分析:

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起诉到。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被判无期徒刑后,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且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无限期劳动合同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辞职是一样的,劳动者只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并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后离职。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律师普法更多>>
  • 放假期间可以提离职吗
    放假期间可以提离职吗

    放假期间可以提离职的标准: 1、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2、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劳动

    2022.07.02 5,790
  • 婚假入职多久以后才能有
    婚假入职多久以后才能有

    享受婚假产假,不受入职时间的限制,只要在职期间,结婚或生产就可以享受。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2020.12.25 385
  • 辞职多久后才可以走
    辞职多久后才可以走

    辞职一般一个月后可以离职。离职有多种方式: 1、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2、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

    2022.08.24 2,146
专业问答更多>>
  • 试用期内离职后,多久才可以辞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的话,最好先跟公司协商,协商一致的话,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只需要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就可以办理离职手续。公司规定的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申请,那是在订立的正式劳动台同

    2022-07-09 15,340
  • 无期徒刑关多久才可以假释

    1、假释是使犯罪分子提前回到社会上,因此,必须附加一定的条件: (1)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容分子。但是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

    2021-01-05 15,340
  • 离职后多久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连续旷工几天才能解除劳动合同,目前法律上没有统一规定,这是由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公司以旷工为由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要参考当事人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具体的情况确定,具体可以与公司协商处理,如不能

    2022-05-17 15,340
  • 以后旷工多久才可以离职?

    一般无故旷工3天就可以办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

    2022-07-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限期合同可以辞职吗 00:57
    无限期合同可以辞职吗

    无限期劳动合同,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种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对以协商、长期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等事项签订不固定期限劳动关系的特殊保护方式。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采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预告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

    1,315 2022.04.17
  • 离婚以后财产分割期限是多久 01:39
    离婚以后财产分割期限是多久

    离婚财产分割发生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即订立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情形的,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期限一般是一年;因一方存在转移、隐藏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期限一般是三年。 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根据分割财产的原因不同

    517 2022.10.08
  •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773 2022.06.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