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假想防卫能否故意犯罪,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假想防卫可以构成过失犯罪。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的性质为重要内容的。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也就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 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的防卫行为虽然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即行为人自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不法侵害的反击,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正当防卫行为,即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
假想防卫不是故意犯罪?
假想防卫不是故意犯罪的原因是假象防卫当事人并不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一般以过失犯罪论处。
2022.12.02 116 -
-
假想防卫如何定罪?
假想防卫的定罪为行为人可能构成过失犯罪,也可能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2020.02.03 452
-
法律规定假想防卫是否犯罪
假想防卫是属于犯罪的。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
2021-09-01 15,340 -
假想防卫能构成犯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假想防卫能构成过失犯罪。假想防卫指的是客观上并不存在急迫的不法侵害而行为人误以为存在并实施所谓的“防卫行为”的情形。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且刑法规定为过失犯罪的,以过失犯罪论
2023-08-25 15,340 -
构成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构成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因为假想防卫发生的原因就是当事人误解了对方的正常行为是要伤害自己,所以作出了反伤害的行为让对方反而受到了严重的伤情,这种情况下尽管主观上不存在很恶劣的性质也已经变质成为了犯罪,
2023-09-22 15,340 -
假想防卫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一、具有如下特
2022-10-07 15,340
-
01:07
防卫过当如何处罚防卫过当,即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范围,因而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的,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如果防卫过当,把别人打伤:经鉴定属于轻伤以上的,就要承当刑事责任
2,150 2022.04.17 -
00:57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防卫过当也会构成犯罪,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人进行防卫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过当的前提条件。防卫过当应具
2,472 2022.10.03 -
01:13
犯故意伤害罪该如何取保当事人构成故意伤害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审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当事人没有社会危险性、当事人的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等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如果不符合取保候审的
8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