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刑期什么时候起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一条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第四十四条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五十一条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判刑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 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
判刑刑期什么时候起算
判刑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开始计算。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书后,当事人有上诉的机会,期限在5-10日之间(刑事裁定为5日,刑事判决为10日);人民检察院也有抗诉的机会,期限在5-10日之间。若在法定的上诉、抗诉期间内,均无出现上诉、抗诉,刑事判
2022.05.11 781 -
判刑刑期什么时候算起
判刑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2020.02.16 347 -
判刑刑期什么时候算起
判刑刑期一般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具体如下: 1、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2、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3、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4、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
2022.12.25 5,556
-
判决刑期什么时候算起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
2021-12-11 15,340 -
判刑刑期什么时候算起
判刑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
2022-06-06 15,340 -
缓刑刑期什么时候计算,是不是决判期起算呢?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
2022-07-26 15,340 -
判刑的刑期什么时候算起
判刑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
2022-06-09 15,340
-
00:56
什么时候判缓刑当犯罪分子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时,可以适用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1、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2、犯罪情节轻微;3、具有悔罪表现;4、没有再犯危险性;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
1,861 2022.04.15 -
01:04
判决期间怀孕刑期怎么算首先,被告人怀孕期间判刑是计算在刑期内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果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并且根据《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监外执行时间是可以抵刑期的,
6,804 2022.04.15 -
01:00
劳动争议仲裁时间从什么时候算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当事人必须在劳动仲裁时效内及时提出仲裁申请。 发生劳动争议的话,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向仲裁委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中,是谁主
1,27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