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股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如何进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权转为股权的条件: 1、债权应当基于双务合同产生,《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所称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相互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合同,不包括赠与、借用合同等单务合同,也不包括劳动、劳务、保险等具有人身依附性的合同; 2、同一债权涉及两个以上债权人的,应当经该债权的全体债权人一致同意; 3、债权人如果同时是被投资公司债务人的,应当以抵消债务后的“净债权”出资; 4、债权人或被投资公司为国有企业或者其他国有性质的单位的,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5、公司实施债权转股权及债权转股权作价出资的金额须经被投资公司其他股东同意; 6、被投资公司属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应当获得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 7、以债权转股权作价出资金额和其他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金额之和不得高于被投资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七十; 8、限制关联交易。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股权转让前提条件:公司依法设立;股东依法取得股东资格;需要有关机关批准的,获得审批机关的批准;其他。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存在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 2、债权具有可转让性; 3、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转让协议; 4、债权人将债权转让通知主债务人。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的条件为转让的债权不得属于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以及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且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
2021.02.15 207 -
债权转让需满足什么条件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的条件为:转让的债权不得属于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不得属于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不得属于根据法律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且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
2021.04.11 115 -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的条件为,转让的债权不得属于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不得属于根据债去哪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不得属于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且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
2021.04.23 128
-
如何对债务人进行债权保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财产保全能有效控制债务人转移财产,从源头上解决执行难,在诉讼环节中至关重要。可以进行财产保全的对象主要是债务人所有、占有、享有的实物财产和财产权利,其中包含到期债权。那么如何对债务人进行债权保全,需要
2022-10-11 15,340 -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债权是可转让的: 1、须有有效的债权存在。如果债权不存在,则转让行为无效。 2、转让的合同权利须具有可让与性。 3、转让双方之间须达成书面的转让协议。
2022-06-11 15,340 -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债权转让的法定条件如下: 1、必须有有效的债权。有效债权是指依法设立、合法有效、受法律保护的债权。比如赌债就不受法律保护。 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
2021-11-22 15,340 -
股东转让股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股东转让股权的条件分为,如果转让给公司的股东的,只需要双方协商一致,达成转让协议即可;如果是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的,要经过半数的股东同意;或者由不同意的股东购买该股权。
2022-06-10 15,340
-
01:07
债权转让需要什么条件
债权转让应当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该债权应当属于可以转让的债权。而以下债权即不能转让:1、根据债权性质不能转让的;2、依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不得转让的;3、按照法律的规定不得转让的。其次,当事人转让债权的,应当通知债务人,否则该转让不能对债务人
1,056 2022.04.17 -
00:59
债权债务如何进行划转
债权债务划转即为债权债务转让。债权债务行为的效力只要不存在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时,一般是予以认可的。 关于债权转让合同的主体。债权转让合同主体为出让人和受让人白无疑问,从法律规定来看:债权转让为处分行为,要求出让人应有的完全民事行
1,643 2022.04.15 -
01:27
刑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刑拘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适用刑事拘留的只能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2、必须要具有法定紧急情形。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犯罪后打算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犯罪的; (3)拒不告知真实姓名、地址,
3,210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