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途径可以收集侵犯商标权的证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需要全面搜集证据材料搜集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和间接利害关系的有利的相关证据,例如,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些公文、登记书、公证等;原件、原物及复印件、复制品等。除了被侵权人自身理应合法受到保护的证据材料,还应举证侵权人对被侵权人造成损失、产生影响的相关证据材。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所以对于案子相关联的有力证据越多越好哦。商标侵权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一是,有商标法所列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二是,对于商标侵权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三是,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依法定程序进行;如果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四是,当事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五是,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辩护律师收集证据的方式: 一、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二、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商标侵权可以采取下列方式收集证据: 1、委托律师调查取证。 2、申请法院进行诉前证据保全。 3、向行政机关举报取证。向侵权所在地工商、公安部门举报后,上诉部门可以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账册等有关文。 4、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
离婚证据的采集途径有哪些
离婚证据包括很多,不同的待证事实其所需要的证据也不一样。比如说:证明对方婚内出轨,可以通过收集对方与第三者的录音录像或者是其他往来信息来证明;如果是要证明债务关系属于对方个人债务,可以通过收集债务凭证、转账凭证、证人证言等等来证明。如果是要
2022.02.13 620 -
有哪些收集夫妻财产状况证据的途径
收集夫妻财产状况证据的方法: 一、银行存款调查; 二、股票交易及资金账户信息调查; 三、房产信息查询; 四、保险信息查询; 五、工资报酬查询; 六、公司股权信息查询。
2021.04.26 100
-
如何收集侵犯商标权的证据?侵犯商标权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保护自己
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需要全面搜集证据材料搜集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和间接利害关系的有利的相关证据,例如,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些公文、登记书、公证等;原件、原物及复印件、复制品等。除了被侵权人自身理应合法受到
2022-04-08 15,340 -
如何收集侵犯商标权的证据? 侵犯商标权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保护自己?
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需要全面搜集证据材料搜集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和间接利害关系的有利的相关证据,例如,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些公文、登记书、公证等;原件、原物及复印件、复制品等。除了被侵权人自身理应合法受到
2022-04-27 15,340 -
侵犯商标权的证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保护自己
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需要全面搜集证据材料搜集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和间接利害关系的有利的相关证据,例如,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些公文、登记书、公证等;原件、原物及复印件、复制品等。除了被侵权人自身理应合法受到
2022-05-06 15,340 -
有哪些收集证据的途径
(一)询问。询问是指执法机关或者律师要求当事人、证人或者鉴定人陈述自己了解的案情。询问是任何案件中都经常使用的证据收集措施和方法。(二)讯问。讯问是指执法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
2021-03-05 15,340
-
01:32
商标侵权的种类有哪些
商标侵权的种类有: 1、行为人在没有经过商标注册人的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类型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在没有经过商标注册人的许可的情况下,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在同类型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
1,958 2022.04.17 -
01:06
重婚罪的证据有哪些怎么收集
重婚罪的证据包括两个方面:1、可以证明对方在已经结婚的情况下,仍与他人领取结婚证的证据。这一类证据相对容易搜集,只要搜集到对方与他人登记结婚的结婚证,或者对方与他人生育子女的出生证或亲子鉴定报告,就足以证明对方有重婚行为。2、证明对方与他人
574 2022.04.17 -
00:5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如下: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大及其常委会
13,834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