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假休假期间工资也可以扣除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扣,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计算月标准工资时,应包括基本工资、保留工资和附加工资。 也就是说,休探亲假应当视为正常出勤,按正常出勤工资标准进行工资支付。所以,休探亲假还是按原来的标准工资发放,对收入影响不大。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拓展资料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2、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 3、事由条件。一是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
休探亲假扣工资吗?
休探亲假不扣工资。且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2020.09.16 207 -
休探亲假扣工资吗
探亲假,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为了适当地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远居两地的探亲问题,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它是职工依法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
2020.09.03 202 -
休探亲假扣工资吗
探亲假是指,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为了解决职工和亲属长期分居两地的探亲问题,推出了探亲假。休探亲假不扣工资。在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的前提下,职工可以享受和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只有和亲属长期分居两地,并且是在国家机关
2021.05.06 1,656
-
探亲期间,可以休探亲假吗
探亲假条件是与配偶、父母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满足就可以,不是说省内不可以。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职工
2022-07-15 15,340 -
休探亲假扣工资吗
不扣。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它是职工依法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这个假期是劳动法规定的
2022-05-28 15,340 -
休探亲假扣工资吗?
不扣。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它是职工依法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这个假期是劳动法规定的
2022-05-31 15,340 -
探亲假期间可以扣发效益工资吗?
工资应正常支付,奖金应看具体情况,看公司相关制度如何规定。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员工访问父母的往返旅费,在本人月基准工资的30%以内,本人自立,部分以上由所属公
2021-10-24 15,340
-
01:10
探亲假不让休违法吗探亲假不让休违法。单位拒绝休探亲假的要求,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劳动者休假权利的规定,是对劳动者休假权的侵犯。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单位同意休探亲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探望配偶,每年给予
3,043 2022.04.17 -
00:50
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怎么扣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还是按照以前的情况进行扣除。法律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因此,员工的产假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不得因休产假而降低员
7,006 2022.05.11 -
01:00
请事假扣工资吗请事假会扣工资。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的法规,并没有对事假工资作出明确的规定。只要没有逾越法律的强制性和原则性的规定,那么一般都可以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劳动者的日工资,一般可以这样计算: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
7,2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