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身份证罪构成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规定的伪造身份证是伪造身份证件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会构成犯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应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身份证将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不论结果如何。 构成此罪的,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伪造居民身份证罪构成条件
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
2020.12.28 180 -
伪造居民身份证罪构成要件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三、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
2020.05.30 183 -
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怎么处罚?
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身份证件罪是指伪造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行为。
2020.08.29 128
-
伪造身份证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吗
不构成此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伪造"是无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作虚假的居民身
2022-02-14 15,340 -
伪造身份证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身份,表明一种关系,即与其他人或组织之间的关系;居民身份,则表明其与国家、一定的地域和行政管辖范围存在的确定的联系,因而国家通过居民身份证制度来使这种关系形式化
2022-05-18 15,340 -
如何构成伪造身份证罪
居民身份证是证明持有人身份的法定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给公民。并且作为每个人的重要身份证明文件。那么伪造和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刑法第
2021-11-24 15,340 -
伪造身份证构成犯罪吗
不构成此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伪造"是无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作虚假的居民身
2023-02-13 15,340
-
01:11
伪造身份证罪怎么定罪
伪造身份证罪的定罪如下: 1、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身份证
672 2022.11.21 -
01:22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怎么判
如果犯罪嫌疑人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的,就构成了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本罪是行为犯,只要犯罪嫌疑人实施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不论结果如何,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主要
1,595 2022.04.17 -
01:00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了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该罪侵犯了国家对于公民身份证件的管理制度。 其中,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
67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