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怎么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纠纷解决的办法有3种:第一是和解,当事人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协商一致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第二是调解,双方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接受调解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与法院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效力。第三是仲裁和诉讼,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无法和解调解的,可以按照仲裁协议的约定提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开发商将房屋一房二卖,买受人在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可以请求开发商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还可以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履行货物买卖合同出现纠纷,首先合同当事人应当就具体问题进行协商或者由中立的第三方机构予以调解,如果协商或者调解不成,就要看双方当事人在货物买卖合同中争议解决条款是如何约定的,如果有有效的仲裁条款,可以将纠纷提交到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如果没有仲裁条款,就要看当事人是否有协议管辖,有协议管辖的,可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没有协议管辖,就按照一般管辖规则,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的有管辖权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货物买卖合同出现纠纷的时候,可以先与对方当事人协商,看是否能够达成解决纠纷的一致,如果无法达成一致的,则可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诉讼或仲裁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货物买卖合同纠纷管辖权
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是民商事案件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案件类型之一。审理好此类案件,确定案件的管辖权是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案件管辖权,必须正确理解和认定买卖合同的履行地。货物买卖合同履行地主要是指履行义务的地点,包括“交货地点”和“付款地点”两个
2020.11.21 457 -
-
如何避免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押金条款应谨慎使用。定金通常用作履行合同的担保。押金对于交付或接收押金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履行合同的有关因素不确定,则不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定金条款,定金可以双倍返还或没收,因此可用“定金”代替,即预付款。送
2022.04.13 769
-
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下面是你需要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1、协商解决 合同双方当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了纠纷,首先应按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加以解决。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
2022-03-21 15,340 -
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书?怎么写?
民事起诉状原告:XX,住所地:XXXX,法定代表人:XXX被告:XXX,男,汉族,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XXXXX,电话:XXXXX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货款XX元; 2.判令被告
2022-09-01 15,340 -
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诉讼书怎么写
民事起诉状原告:XX,住所地:XXXX,法定代表人:XXX被告:XXX,男,汉族,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XXXXX,电话:XXXXX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货款XX元; 2.判令被告
2022-09-01 15,340 -
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书怎么写
民事起诉状原告:XX,住所地:XXXX,法定代表人:XXX被告:XXX,男,汉族,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XXXXX,电话:XXXXX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货款XX元; 2.判令被告
2022-08-28 15,340
-
01:09
追索货款属于买卖合同纠纷吗追索货款属于买卖合同纠纷中的一项内容。买卖合同是《民法典》合同编排在第一类的有名合同,代表了最传统最基本的交易形态。在买卖合同纠纷中,广泛存在的是货物质量问题或是货款问题,占比最高的是追索货款。应当注意的是,买卖合同即使签署得再完善,也只能
941 2022.04.17 -
01:00
买卖合同纠纷怎么解决买卖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还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卖卖合同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诉状,并按照被告人
588 2022.05.18 -
01:15
股份买卖合同纠纷怎么处理股份买卖合同纠纷处理方法如下: 1、当事人双方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可以请调解机构调解; 3、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股权是股东对公司享有的权利。而股东要按公司章程规定,履行出资责任后,才取得股权。股权转让合同纠纷应处理
565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