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法律效力的主要表现是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国家宪法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宪法至上。这就意味着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的法律地位。同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统一的市场规则,更需要统一的法律制度。保持法制统一,首先要保持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统一。统一到哪里?统一到宪法。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与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法律为子法。 第二,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宪法所确认的国家权力的运行模式有两种:一是以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原则为基础的三权分立制度,另一种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
2020.11.21 1,009 -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
2020.06.30 885 -
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1、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2020.03.25 1,029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主要表现是哪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和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而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也更为严格。
2022-08-01 15,340 -
国家宪法法律有些哪些内容,效力是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
2022-08-01 15,340 -
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有哪些类型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与法律相比,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所有组织和个人的基本活动标准。
2022-01-01 15,340 -
合同法律效力的基本表现主要包括哪些
合同效力的具体表现如下: 合同生效后,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有关义务,并取得有关权利; 2、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终止或终止合同,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其他具体表现。
2021-12-26 15,340
-
01:07
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
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
14,558 2022.04.17 -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891 2022.04.17 -
00:48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5,909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