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赠与合同适用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赠与是一种合意,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赠与合同虽然属于单务、无偿合同,但仍需要有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赠与意愿,而另一方无意接受该赠与的,赠与合同不能成立。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一方出于某种考虑而不愿接受对方赠与的情形,如遇此情况,赠与合同不成立。 2、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赠与合同是以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给予受赠人为目的的合同,是赠与人转移财产所有权于受赠人的合同。这是赠与合同与借用合同的主要区别。 3、赠与合同为无偿合同。一般在赠与合同中,仅由赠与人无偿地将自己的财产给予受赠人,而受赠人取得赠与的财产,不需向赠与人偿付相应的代价。这是赠与合同与买卖等有偿合同的主要区别。 4、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在一般情况下,赠与合同仅由赠与人负有将自己的财产给予受赠人的义务,而受赠人并不负有义务。在附义务的赠与中,赠与人负有将其财产给付受赠人的义务,受赠人按照合同约定负担某种义务,但受赠人所负担的义务与赠与人所负义务并不是相互对应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赠与合同属于民法典合同编中典型合同的一种。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的赠与他人,而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关于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转移前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享有撤销赠与的权利,但是对于经过公正的或者公益性质的赠与的,是不能享有随意撤销权。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也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民法典》规定的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同时,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
民法典中赠与合同的用途
1、《民法典》规定的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同时,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
2021.01.02 234 -
民法典中赠与合同是强制条件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可以强制履行。对于其他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转移之前享有任意撤销权,因此不能强制履行。《中华人民共
2021.02.14 152
-
民法典中赠与合同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赠与合同不需要公证,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行使任意撤销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
2022-11-22 15,340 -
民法典赠与合同适用诉讼时效吗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
2022-11-22 15,340 -
民法典中有赠与合同吗
有。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如下: 1、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2、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
2022-10-12 15,340 -
民法典赠与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相关
2022-05-27 15,340
-
01:06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判断赠与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前提是要明确诉的性质。根据诉讼标的的性质和内容,诉可以分为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这三种不同的诉,分别对应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支配权和形成权。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给付之诉,不适用于确认之诉。给付之诉,是
1,143 2022.04.17 -
01:19
赠与合同生效要件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赠与合同有以下三点生效要件:1、所赠财物必须属于赠与人自己所有的合法财物。赠与人若赠与属于国家、集体、他人所有的,或者非法所得的财物,则赠与合同无效;2、赠与合同的内容系赠与人自身意志的真实表示。如果赠与合同是在赠与人被
4,245 2022.04.17 -
01:12
因合同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法吗
合同纠纷是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具体而言,其适用有以下几类:1、因民法典等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2、因经济法、
1,35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