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爆炸物罪中国2017年确定立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个人或者单位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 (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子弹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五百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的; (四)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手榴弹一枚以上的; (五)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装置的; (六)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一千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三千克以上、雷管三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三十米以上的; (七)具有生产爆炸物品资格的单位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或者具有销售、使用爆炸物品资格的单位超过限额买卖炸药、发射药、黑火药十千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三十千克以上、雷管三百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三百米以上的; (八)多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弹药、爆炸物的; (九)虽未达到上述最低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介绍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以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共犯论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夺爆炸物罪既遂的定刑标准为:一般会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夺爆炸物罪指的是公然夺取国家机关、军警人员和民兵爆炸物的行为。
-
抢夺爆炸物罪定刑标准
抢夺爆炸物罪定刑标准:犯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危险物质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
2020.08.18 97 -
中国对抢夺爆炸物罪的处罚标准?
行为人抢夺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
2020.02.12 80 -
抢夺爆炸物罪立案幅度
抢夺爆炸物罪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夺爆炸物罪指的是公然夺取国家机关、军警人员和民兵爆炸物的行为。
2020.02.10 121
-
抢夺爆炸物罪立案标准
个人或者单位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一)非法制造,
2021-10-10 15,340 -
抢夺爆炸物罪的立案标准
1、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2-07-05 15,340 -
抢夺爆炸物罪犯罪量刑标准2017
抢夺爆炸物罪的具体量刑标准是,构成该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则对行为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023-08-10 15,340 -
抢夺爆炸物罪定罪标准
1、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2-11-09 15,340
-
01:22
抢夺罪立案标准
抢夺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受害人不备,公开掠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抢夺罪属于数额犯,行为人掠取或抢夺他人财物的必须达到“金额较大”的标准,才可以构成本罪,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抢夺他人的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应予
2,241 2022.04.17 -
01:31
抢夺罪最新立案标准
抢夺罪最新立案标准:行为人抢夺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应予以立案。抢夺他人财物价值达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就可以被认定为《刑法》中规定的“金额较大”。在实践过程中,各省、地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可根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实际
985 2022.04.17 -
01:15
过失爆炸罪认定标准
过失爆炸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过失地引发爆炸物,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过失爆炸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换句话说,就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
1,06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