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怎么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过度治疗的判定: 一般来说,对过度医疗判定的基本准则是:对病人的诊疗总体上是趋好还是伤害。在治疗中,要看医生的目的何在,治疗是否产生预防作用,是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否能延长病人的寿命。另外有两个附加条件是:病人的经济能力是否能承受,病人的心理是否能承受,治疗中是否能体现病人的权利。 二、过度治疗的基本特征: (1)使用的诊疗手段超出了疾病诊疗的根本需求,不符合疾病规律和特点; (2)采用非“金标准”的诊疗手段; (3)对疾病基本诊疗需求无关的过度消费; (4)费用超出了当时个人、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 三、过度治疗的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是主要的原因,如:医疗过于市场化发展、以药养医、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药品回扣、开单提成; 2、医学本身的复杂性与医生的诊疗水平的原因; 3、法律法规制度的原因,如:医疗事故鉴定法规定了医生在鉴定过程的举证倒置制度,可能导致医生对病人的过度检查;据介绍,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00名全科医生中,有98%的人承认自己在医疗过程中有增加各种化验检查、院内院外会诊,多为病人开具药物等自卫性或者称之为“防御性”的项目。而医生自卫性医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避免吃官司”。 4、医生的道德水平的原因,比较常见。 5、其他原因,如:医患关系紧张;个别病人的不合理要求。
-
怎么界定过度医疗
对过度医疗判定的基本准则是:对病人的诊疗总体上是趋好还是伤害。在治疗中,要看医生的目的何在,治疗是否产生预防作用,是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否能延长病人的寿命。 另外有两个附加条件是:病人的经济能力是否能承受,病人的心理是否能承受,治疗中是否
2021.03.31 408 -
过度医疗怎么界定
具备以下情形的,可以认为属于过度医疗: 1、使用的诊疗手段超出了疾病诊疗的根本需求,不符合疾病规律和特点; 2、采用非“金标准”的诊疗手段; 3、对疾病基本诊疗需求无关的过度消费; 4、费用超出了当时个人、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根
2021.03.07 1,287 -
过度医疗要怎么鉴定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过度医疗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过度护理。过度医疗鉴定的基本准则是:对病人的诊疗总体
2021.04.27 1,303
-
车祸过度医疗怎么判
一般来说,对过度医疗判定的基本准则是:对病人的诊疗总体上是趋好还是伤害。在治疗中,要看医生的目的何在,治疗是否产生预防作用,是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否能延长病人的寿命。另外有两个附加条件是:病人的经济
2022-08-13 15,340 -
交通事故过度医疗判定
交通事故过度医疗判断:需要提供证据,比如对方没有医嘱,不必要时使用非医疗保险药品。你可以让对方起诉你和保险公司,法院和保险公司会核实对方要求的合理部分,判定保险公司赔偿。过度医疗: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
2021-12-03 15,340 -
车祸医疗过度程度怎么确定?
发生车祸后,医疗机构在诊治伤者过程中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其基本特征包括:(1)使用的诊疗手段超出了疾病诊疗的根本需求,不符合疾病规律和特点;(2)采用非金标准的诊
2022-06-01 15,340 -
医院过度医疗怎么办
首先,您主张县医院过度医疗,必须有相关证据,建议您委托法院进行医疗鉴定,查清具体是否构成过度医疗。 其次,如果不构成过度医疗,但是可以得出对方存在误诊情形,因此,这个也是属于侵权的; 再次,从卫生局组
2022-02-03 15,340
-
01:10
医疗过失怎么赔偿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医疗过失赔偿包括了: 1、赔偿医疗费。应当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和具体的诊断证明来确定。具体有医药费、住院费等; 2、赔偿误工费。应当根据受害人的具体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赔偿; 3、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应当参
1,611 2022.04.15 -
01:10
判断医疗过失的标准是什么
医疗过失行为的表现主要分为医疗机构的过失和医务人员的过失。判断医疗过失的一般标准为: 1、医方在从事医疗、护理行为时,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和有关诊疗、护理规范,或者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 2、医疗设备陈旧,
1,640 2022.04.17 -
00:58
医疗事故罪的判定
医疗事故罪,一般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就诊人的健康权、生命以及医务工作的管理秩序,其在客观的主要表现为医务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患者发生死亡、或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此处的“严重”,首先必须是指医务工作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严
1,29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