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解除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解除

2023-10-16 14:1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0-16回复

专业分析:

诈骗罪立案后的消除:发现案件有没有犯罪事实的、情节显著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情形的应该撤销案件。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第一百八十三条,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一)没有犯罪事实的; (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经过侦查,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是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对有关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并对该案件继续侦查。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诈骗罪立案后的消除:发现案件有没有犯罪事实的、情节显著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情形的应该撤销案件。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诈骗罪立案后的消除:发现案件没有犯罪事实的、情节显著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情形的应该撤销案件。除此之外当事人不能提出撤销案件,因为诈骗属公诉案件,当事人没有撤销权。

律师普法更多>>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和解?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和解?

    涉嫌诈骗罪立案后不可以调解,已经被公安局立案的诈骗罪属于公诉案件需要追究的是刑事责任不能调解。但公诉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可以由双方和解或由法院调解。 所谓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

    2020.02.15 235
  • 诈骗罪立案后如何消除
    诈骗罪立案后如何消除

    诈骗罪立案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消除: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020.01.01 201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后怎么调解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后怎么调解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可是以由公安机关进行调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

    2021.03.25 145
专业问答更多>>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022-07-24 15,340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

    2022-11-09 15,340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的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022-06-25 15,340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的?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022-11-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电话诈骗案立案后怎么处理 01:06
    电话诈骗案立案后怎么处理

    首先,立案后警方会展开侦查活动,用来调查犯罪情况,电话诈骗警方会采取一定的技术侦查方式,并有可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讯问、拘留等强制措施。其次,警方会经过侦查,对于办案机关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并会

    2,049 2022.04.15
  • 诈骗罪立案标准 01:44
    诈骗罪立案标准

    根据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条规及刑法相关规定,诈骗公有或私有财物达2千元以上的行为,属于诈骗金额较大,法院应予立案;如果涉嫌诈骗公有或私有财产金额较大的,则可以构成诈骗罪。 1、个人诈骗公有或私有财产达2千元以上,属于“金额较大”;个人诈骗

    161 2022.06.06
  • 诈骗罪罪如何立案 01:19
    诈骗罪罪如何立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因此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而致使行为人取得财产从而被害人受到财

    91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