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和诈骗罪一样吗,有没有规定?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和诈骗罪一样吗,有没有规定?

2023-08-14 20:0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8-14回复

专业分析:

敲诈勒索罪,抢劫罪,诈骗罪并不一样,这三种罪名的法律概念不同,所判的刑期不同,犯罪的客体不同,犯罪的主观状态也不相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胁迫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可以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抢劫罪故意的内容是抢劫,而敲诈勒索罪故意的内容是敲诈勒索;抢劫罪占有的财物只能是动产,而敲诈勒索罪占有的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抢劫罪除使用威胁手段外,还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而敲诈勒索罪不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区别:(一)犯罪客体的区分。两罪都在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同时,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但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具体内容却不完全相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范围明显要广,还包括公民的名誉权等。如果行为人以当场或事后诋毁他人名誉相威胁,就构成敲诈勒索罪,而非抢劫罪。(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区分。犯罪客观方面是区分两罪的关键。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以暴力或威胁抑制被害人反抗,从而当场直接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一般表现为通过要挟或威胁的方法,对被害人精神上施加压力使其感到恐惧,从而被迫交出财物。实践中,可以从六个方面区分两罪的客观方面。一、是行为的方式不同。抢劫罪是由行为人对被害人当面威胁使用暴力,且明示实施。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既可以当面,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既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发出;既可以由行为人本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即使以暴力为内容,只要不当面进行威胁,就不能构成抢劫罪,而只能构成敲诈勒索罪。二、是行为的内容不同。抢劫罪一般是以杀害、伤害等实施人身暴力或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以暴力相威胁,但大多是以揭发隐私、毁坏财物、损害名誉等实施精神强制,要挟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的内容只要足以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即可,不必实际产生恐惧心理。三、是行为的暴力程度不同。抢劫罪中的暴力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双重威胁,强度达到足以抑制被害人使其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程度。敲诈勒索罪的暴力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强制,且是不足以抑制他人反抗的轻微暴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抑制反抗的标准定得过严,否则可能放纵罪犯,导致重罪轻判。实践中,如何认定“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是区别抢劫与敲诈勒索的难点所在。笔者认为,一般应从暴力、胁迫的形态、手段、时间、场所等因素,结合被害人的年龄、性别、体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同一性质的胁迫对一个人可能“足以抑制反抗”,而对另一个人则未必,所以在具体案件中,应以个案中“具体的人”为标准进行认定,而不能以“一般人”为标准,否则不利于实现个案的公正。在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的情况下,如果足以抑制个案被害人的反抗,则应认定为抢劫,否则宜认定为敲诈勒索。四、是侵害付诸实施的时空紧迫性不同。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侵害相威胁,如果被害人不“当场”交出财物,行为人将“当场”把威胁的内容付诸实施,强调方法手段行为与目的结果行为的时空同一性,被害人受到侵犯是现实直接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不具有紧迫性,行为人往往扬言如不满足要求将把威胁内容变成现实,通常设定某种不利后果转为现实的时间间隔,时空跨度一般较大,一定程度上为被害人遭受物质或精神上的伤害提供了缓冲的余地。笔者认为,“当场”的法律意义不仅指空间,关键更在于时间,而且要从抢劫的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承接关系上去理解它。行为人胁迫被害人“当场”交付财物,否则“日后”将侵害被害人的,宜认定为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其目的不在于对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而在于使被害人内心产生恐惧心理,利用其担心受到更为严重侵害的心理,使其确定地在将来某个时间交付财物的,这样的暴力应是敲诈勒索罪中要挟手段的强化,而非抢劫罪的暴力,应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实践中,不可因“当场”使用暴力手段一概认定为抢劫。五、是被害人的意思自治不同。抢劫的被害人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丧失了意思表示的自由,处于极度紧迫的危险状态,除了当场交付财物之外,没有选择的余地,否则其生命、人身当场会遭受侵害。而敲诈勒索的被害人没有完全丧失自由意志,还可以采取权宜之计,尚有选择的余地,但由于精神上感到恐惧,有能力反抗而没有反抗,为了保护自己更大的利益不得已而处分数额较大的财产,意思表示上存在瑕疵。六、是取得的非法利益不同。抢劫罪占有的只能是在场的财物,限于动产,且没有具体的数额要求。而敲诈勒索罪占有的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甚至可以是财产性利益,既可以是在场财物,也可以是不在当场的财物,且必须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

律师普法更多>>
  •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有何区别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有何区别

    根据我们国家刑法分则的规定,在行为人实施暴力威胁抢劫财物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使受害人不敢反抗,失去抵抗能力,而这个当场劫取财务应该是定抢劫罪。 那么在以施加暴力相威胁敲诈勒索的情形,行为人扬言将要施加暴力相威胁,从而以后索

    2020.02.07 122
  •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区别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区别

    第一,是否是当场。抢劫罪强调当场劫取他人财物或者实施暴力行为和转移财物的占有的时间极为紧密。而敲诈勒索罪不强调当场;第二,抢劫罪是暴力实施,并且足以压制被害人的反抗。而敲诈勒索实施的暴力程度要轻一点;第三,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不同;第四,威胁

    2022.04.16 1,627
  • 怎样区分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
    怎样区分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

    第一,抢劫罪的威胁是对被害人当面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由威胁者当面对被害人发出,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邮、捎话等方式发出的。 第二,抢劫罪一般是对被害人的人身、健康作出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范围更广,包括破坏被害人名誉等。 第三,抢劫罪都是

    2020.11.02 70
专业问答更多>>
  •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和诈骗罪一样吗

    敲诈勒索罪,抢劫罪,诈骗罪并不一样,这三种罪名的法律概念不同,所判的刑期不同,犯罪的客体不同,犯罪的主观状态也不相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胁迫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可以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2023-02-03 15,340
  •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什么

    “威胁”既是抢劫罪的手段之一,又是敲诈勒索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但是,其威胁的特定内涵不同: (1)从威胁的方式看,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

    2022-03-05 15,340
  •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在客观行为上具有定的相似性,方面两罪侵犯的客体都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另一方面两罪在客观方面都可以采用“威胁”手段,且均可以当场取得财物。但是,

    2023-06-26 15,340
  •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

    1、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2、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

    2022-03-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 01:19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四点,分别是: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比较单一,侵犯的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被迫

    1,897 2022.11.21
  •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有什么区别 01:06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有什么区别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不同之处在于:1、两者索要财物的方式完全不同。敲诈勒索罪,其敲诈勒索的对象都是受害人本人,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其掌握的对受害人不利的信息,要挟受害人支付钱财。而绑架罪中,索要财物的方式是绑架受害人,索要财物的对象往往是受害人

    2,564 2022.04.15
  • 敲诈勒索罪怎样判刑 01:00
    敲诈勒索罪怎样判刑

    敲诈勒索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受害人使用胁迫、恐吓、或者要挟等手段,非法占用受害人他人财物的一种行为。敲诈勒索罪属于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它主要的犯罪对象为他人财物。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敲诈勒索罪的判刑标准为: 行为人

    1,190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