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抵押物合同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抵押物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首先,我国法律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明显低于其价值的,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转让抵押物。 其次,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抵押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再次,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人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抵押签买卖合同无效。抵押合同是债务人不移转对标的物的占有作为债权担保,与债权人达成的协议。买卖合同是一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另一方,另一方支付价款的协议。
买卖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合同就有效。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
抵押物买卖合同有效吗
许多卖房方是以抵押贷款的方式支付购房款的,其所卖的房屋往往已设定了抵押登记。 卖房方将已办理抵押登记的房屋进行转让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卖方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如银行)并告知买方房屋已抵押的情况; 如卖房方未通知抵押权人,但告知了买方房屋已办
2021.04.25 100 -
买卖抵押物的合同有效吗
买卖抵押物的合同若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则是有效的。法律规定抵押物在抵押期间可以进行转让,但是抵押权人证明该转让行为对其权利会造成损害的,可以要求对抵押物转让所得的价款提前进行债务清偿。
2021.02.09 99 -
买卖抵押物合同是否有效
有效。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1.04.21 109
-
买卖抵押物的合同有效吗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抵押物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首先,我国法律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
2022-06-13 15,340 -
有抵押物能买吗,有抵押物买卖有效吗
房屋抵押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如下: 1、卖方转让已办理抵押登记的房屋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卖方应通知抵押权人(如银行),并告知买方房屋已抵押。 如果卖方未通知抵押权人,但告知买方房屋已办理抵押登记,抵押
2021-10-31 15,340 -
买卖抵押物合同是否有效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抵押物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首先,我国法律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
2022-11-14 15,340 -
买卖抵押物合同是否有效?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抵押物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首先,我国法律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
2022-10-12 15,340
-
01:06
借款抵押合同有效吗借款抵押合同属于要式合同。借款抵押合同只要合同双方当事人是自愿签订的、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就是有效的。在借款抵押合同中,双方需要明确被担保债务的种类、数额,债务人的履行期限,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所有权归属等,以及担保范围。普通物品的抵押
2,498 2022.04.17 -
01:30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买卖是否有效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签订的房产买卖合同,是无效的。《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并不影
1,596 2022.04.17 -
01:09
宠物买卖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宠物买卖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取决于下列三个要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以上三个要件缺一不可。宠物买
4,97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