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债权归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协议离婚的债务可由双方协议规定。夫妻双方决定协议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的内容应当包含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因此,协议离婚的,债务问题可由双方协商决定具体的责任承担。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协议离婚的债务由双方协议规定。夫妻双方决定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因此,如果协议离婚,具体责任可以由双方协商决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协议离婚的,应当在协议中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孩子的抚养权由双方自愿约定。但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协议离婚后,债务归谁承担?
夫妻离婚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一般情况下为平均分配,个人债务不分配,由个人承担。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
2021.01.06 268 -
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由男女双方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进行协商。双方可以协商孩子抚养权归属孩子母亲,也可以归属孩子的父亲。离婚之后,不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法律关系。不管孩子抚养权归属谁,父母都应当对孩子尽抚养教育的义务。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当支付部分或全部的抚养费。
2021.02.23 161 -
协议离婚孩子归谁
双方协商。夫妻感情破裂要离婚的,双方可以协议离婚,约定好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以及财产分割等。 所以父母协议离婚时,双方自主决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协议不成的可以起诉至法院,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也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2021.04.16 135
-
协议离婚债务归谁?
协议离婚的债务可由双方协议规定。夫妻双方决定协议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的内容应当包含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因此,协议离婚的,债务问题可由双方协商决定
2022-05-13 15,340 -
离婚协议共同债务归谁
你们所约定的,债务归属于房屋产权人就是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条款,应当按协议的内容,先由其取得的财产进行偿还。但是,此协议内容不能对抗第三人,如果男方分得的财产不足清偿的,您还要负责清偿余下的部分。如果
2022-05-07 15,340 -
离婚协议书产权归谁
1.在这种双方协议的情况下,(已在离婚登记机关下)协议书对财产分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有3层住宅及4层住宅的财产所有人为那一方答:具有法律效力。约定为谁,谁就可以申请变更自己为产权人。2.财产分配后,
2022-01-25 15,340 -
夫妻离婚协议书债务归谁
协议离婚的债务属于一方所有,属于双方所有,属于夫妻所有。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偿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1-12-30 15,340
-
00:48
协议离婚债务归谁
协议离婚的债务分配首先按照双方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则作为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共同承担。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财务及债务承担、子女抚养问题等达成一致后,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再到登记机关进行离婚登记,因此我国婚姻法是允许夫妻双方对债务的承担作出
943 2022.04.17 -
01:32
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协议离婚,顾名思义就是夫妻双方已经就财产的分割问题和子女的抚养权问题,达成了一致的离婚协议。这时候,子女的直接抚养权归属问题,就应当按照离婚协议的内容来执行。也就是说,协议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应当按照双方协商同意的内容,归于其中一方。如果双方对
1,162 2022.04.17 -
01:16
离婚协议书中孩子该归谁
离婚协议书中孩子的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可以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双方应该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的经济、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进行综合思考。一般情况下,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抚养权一般归女方抚养,对于八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适当考虑
89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