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立案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隐瞒或故意销毁应依法保存的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书,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隐瞒、故意销毁的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书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2)应依法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隐瞒,故意销毁或拒绝提交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3)其他情况严重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条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依法应当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而隐匿、故意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隐匿会计账簿罪的,我国《刑法》中的立案规定是,如果行为人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就应当予以立案。情节严重是指,涉案金额高于五十万元,或者具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的。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立案规定是,如果行为人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就应当予以立案。情节严重是指,涉案金额高于五十万元,或者具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的。
-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0.03.04 195 -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隐匿会计账簿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10.21 121 -
刑法隐匿会计账簿罪立案标准
隐匿会计账簿罪的定罪如下: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故意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行为的,可认定为构成该罪,一般可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0.09.12 164
-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立案规定是,行为人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情节严重是指涉案金额高于50万元或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021-11-05 15,340 -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隐匿会计账簿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2-06-08 15,340 -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隐匿会计账簿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2-06-08 15,340 -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
我国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量刑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隐匿会计账簿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2-06-07 15,340
-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451 2022.04.17 -
01:30
我国法律规定中甲类传染病有哪些
我国法律规定中甲类传染病有: 1、甲类传染病主要是鼠疫和霍乱; 2、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导致的烈性传染病,通过鼠蚤传播,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都属于这一类。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污染食物和水源而引起的肠道烈性传染病; 3、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是
2,346 2022.05.21 -
00:50
我国刑法规定盗窃多少钱构成犯罪
盗窃1000元以上,即满足了盗窃罪的犯罪数额之要求,也就可能构成犯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盗窃罪中的“数额较大”,是指盗窃公私财
712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