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维护主体和客体的必要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维护主体和客体的必要条件

2022-02-15 01:0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2-15回复

专业分析:

人格权是主题所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维护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首先,人格权是主题所固有的权利。人格权自公民出生之日起、自法人成立之日起即由公民、法人所享有。不论公民的年龄、智力、民族、社会地位,都平等地享有人格权。而且,人格权专属公民和法人所有,不得由主题转让、抛弃和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和限制。其次,人格权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人格利益是指主体的人身和行为安全、自由以及精神自由、尊严等方面利益。具体包括主题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生命、健康、姓名或名称、名誉、肖像、隐私等。人格利益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多体现了一定的精神利益。尤其是名誉、肖像、隐私、自由、贞操等利益,是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而构成的,是典型的精神利益。而即使如生命、健康等人格利益,虽然侵害它们对人身这一物质性客体造成了损害,但伤害人参给公民造成的精神痛苦无疑也侵害了公民的精神利益。人格利益虽然多表现为一定的精神利益,并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人格权仍与财产具有相关联性。首先,人格权是主体从事社会交往和活动的必备条件,人格权的享有会影响其财产权利的享有及使用。其次,对人格全的损害往往间接给受害人财产带来损失,如侵害生命健康权造成受害人的丧葬费、医疗费等损失。最后,侵害人格权的责任方式也包括赔偿损失,受害人还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最后,人格权是维护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如果主体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就不能享有人格权;但公民享有人格权后,就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主体的人格独立和自由。甚至说,主体如果不享有人格权,就不可能作为主体而存在。假设公民的生命权益可以被人随意侵害公民不享有生命权,那主体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另一方面,主体人格权的享有和实现有利于培养其独立的人格意识,塑造个人健全的人格。通过保障公民的人格权,使公民时刻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并能够充分尊重他人的独立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格权独立成编二是不制定债法总则,保持合同法总则体系的完整性,发挥了债法总则的功能。三是侵权责任的独立成编。主要特色: (1)体系严谨,即以民事权利为中心构建了严谨、科学的体系,以民事权利为主线构建民法典体系。 (2)从权利到救济的结构安排。 (3)价值统一,维护了私法自治的基本价值,同时强化了人文关怀的价值。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律师普法更多>>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什么依法维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什么依法维护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

    2020.06.20 1,444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收养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收养人

    收养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2、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5、年满三十周岁,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

    2021.02.23 686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经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4号公布;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

    2020.08.06 1,024
专业问答更多>>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4,040 2022.05.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 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为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该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5,839 2022.04.17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659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