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补偿,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员工主动辞职,若是属于个人原因的,用人单位不支付补偿或赔偿;若是因用人单位有法定过错行为的,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是用人企业有过错,比如用人企业没有支付约定的工作报酬;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没有遵照契约约定提供工作保障或是劳动条件等等,劳动者可以即刻离任并要求企业赔偿。如果用人企业没有错误的,职工提出辞职的,这样的情况是拿不到补偿的。
如果是用人企业有过错,比如这样几种情况:1、用人企业没有支付约定的工作报酬;2、没有为职工购社会保险;3、用人企业没有遵照契约约定提供工作保障或是劳动条件等等,有以上情形之一的可以即刻离任并要求企业赔偿。如果用人企业没有错误的,这样的情况是拿不到补偿的。
-
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补偿
如果是用人企业有过错,比如用人企业没有支付约定的工作报酬;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没有遵照契约约定提供工作保障或是劳动条件等等,劳动者可以即刻离任并要求企业赔偿。如果用人企业没有错误的,职工提出辞职的,这样的情况是拿不到补偿的
2020.10.30 114 -
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补偿呢
员工主动辞职没有补偿。但被迫辞职除外。下列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以个人理由辞职的,没有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2022.04.12 190 -
老员工主动辞职有哪些补偿
一般员工主动提出辞职是没有补偿的,但被迫辞职的除外。如果公司未帮员工缴纳社保的、或者未及时足额发放工资的、未提供劳动条件或者劳动保护的,员工可以据此提出被迫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被迫辞职的经济补偿金。
2020.11.26 162
-
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补偿
一般员工主动提出辞职是没有补偿的,但是被迫辞职的除外。属于以下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以个人理由辞职的没有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
2023-06-16 15,340 -
员工主动辞职有没有补偿金
员工离职时是否可以得到补偿,跟工作年限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能不能得到补偿,要看离职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补偿分两种情况,违法终止劳动关系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前者是在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形下才适用,标
2022-08-12 15,340 -
员工主动辞职有无经济补偿金,有哪些规定
1、若是受用人单位逼迫,不得已“主动”辞职,这种情况下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2、但如果员工是因为自身原因,比如要回老家工作、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等,这些理由辞职的话,则单位是不需要支付
2023-02-14 15,340 -
员工主动辞职公司有没有补偿
员工主动提出离职是否有经济补偿,要看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用人单位有过错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
2022-11-26 15,340
-
01:02
老员工主动辞职补偿多少
按照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对于在单位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主动申请辞职的的,如果用人单位在没有违反劳动法的情况之下,用人单位是不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的,只要员工提前30天通过书面申请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用人单位出现以下情况之
1,281 2021.03.24 -
01:22
公司辞退员工有哪些补偿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的,应按照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按照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向员工支付两倍经济赔偿金。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根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则无故辞退的应支付两个月的
1,171 2022.06.22 -
00:52
没有签劳动合同主动辞职有赔偿吗
劳动合同没签辞职是有赔偿的。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与解除劳动关系原因没有任何联系。无论什么原因劳动者和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都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的,那么不会获得任何补偿金。如果单位由于劳动者未上班,以旷工名义解除劳
6,2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