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旅游可以随便带东西回来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能,有禁止携带的,还有过多要收税。 1、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自用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自用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 2、《海关总署关于调整进出境邮件中个人物品的限值和免税额的通知》规定,寄自或寄往港澳地区的个人物品,限值为800元,免税额为400元; 3、个人邮寄物品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 4、进口税税率共设为四档,分别为10%、20%、30%和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出境旅客通关的规定》 第三条按规定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的进出境旅客通关时,应首先在申报台前向海关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申报单》或海关规定的其它申报单证,如实申报其所携运进出境的行李物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办理港澳通行证,内地居民因私往来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探亲、从事商务、培训、就业等非公务活动,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凭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及有效签注前往。
去香港需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有效签注。首次办理港澳通行证的,需要本人亲自到当地的出入境管理处提交申请,需要带上的材料有身份证及其复印件、两张两寸淡底免冠证件照,当场填写申请表。需要注意的是,去香港要申请专门的香港签注,签注并不是香港澳门两地通用的。
-
去香港旅游需要哪些手续
去香港旅游要办的手续是: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往来港澳通行证。港澳通行证,俗称双程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发给中国内地居民因私往来香港或澳门地区旅游、探亲、从事商务、培训、就业、留学等非公务活动的旅行证件。
2021.06.14 2,107 -
香港旅游怎么签证
1.持身份证和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港澳通行证,14个工作日就可以拿到证,拿到证三个月内去都有效,费用各地有所不同。 2.如果已经持有港澳通行证,再次想前往港澳地区的,第二次只要拿着原来签发出来的通行证直接去自助机器上
2022.09.29 1,603 -
可以随便转租东西吗
不可以擅自转租。我国法律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造成租赁物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
2021.02.05 161
-
去香港可随便带东西回来吗
不能,有禁止携带的,还有过多要收税。 1、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自用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自用物
2022-10-11 15,340 -
2022年去香港可随便带东西回来吗
不能,有禁止携带的,还有过多要收税。 1、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自用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自用物
2022-12-14 15,340 -
去香港可以随便带东西么
不能,有禁止携带的,还有过多要收税。 1、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自用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自用物
2022-11-07 15,340 -
去香港可以直接带东西回来吗
不能,有禁止携带的,还有过多要收税。 1、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自用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自用物
2022-11-28 15,340
-
01:39
东西赠与别人后就不可以要回来了吗东西赠与给别人之后,就属于已经交付,一般来说是不可以要回来的,但是有另外的情形。如果双方在订立赠与合同时,同时约定附有义务的,这时候受赠人不履行约定义务的,赠与人就可以撤销赠与,享有拒绝履行的权益,哪怕标的物已经交付。作为合同法明文规定的有
4,107 2022.04.15 -
01:11
公司可以随便降薪资吗公司可以随便降薪吗 公司是不可以随便降薪资的。 单方降低工资其实就是单方对劳动合同的更改行为,此行为严重违法、违约。 订立和更改劳动合同,要遵循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能违反规定。 所以,没有经过协商的情况下,该公司单方就对工资进行降低的
5,836 2022.05.11 -
01:31
香港人买房可以找人代持吗实践中,由于大陆买房具有多项限购政策,特别是针对外籍人士,国家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因此,许多时候香港籍人士都会选择,自己出资,由他人代办理、代登记甚至是代持房产的方式,来避免繁琐的程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他人代持房产,会导致十分严重的
2,11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