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费抚恤金应该咨询哪个部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具体要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2,另外,有最新的通知:各市州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各有关单位:根据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11]192号)精神,经研究,对我省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作适当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中央部委有关政策调整方案出台前,将我省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调整为: (一)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离休费; (二)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离休费。 二、调整后的标准,从2011年8月1日起执行。 三、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原资金渠道解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抚恤金由社保局发放。抚恤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对死者家属或伤残职工发给的费用。工人、职员因工负伤被确定为残废时,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死亡时止。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恢复劳动力或死亡时止。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按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至受供养人失去受供养的条件为止。我国还规定有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费,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费,国家工作人员伤亡、病故抚恤费等。
房产税属地税局管辖。各地税务局都设有征收分局负责征收,分局下有办税厅接受纳税申报,同时也有咨询窗口,可以去办税厅询问。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
丧葬费和抚恤金
丧葬费是国家发放给去世人员直系亲属的,主要用于安葬去世人员所需要的费用。按现行法律的规定,职工的丧葬费发放标准是统一的,标准为6个月的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实际上各地区因为风俗习惯,安葬标准各地区丧葬费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各地区丧葬费发
2020.04.22 649 -
办理丧葬费该去哪个部门
如果是事业单位的,去世后由国家发放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最新标准为:死亡后被追认为烈士的可补助一次性抚恤金为生前月基本离退休费额80个月;因公死亡的补40个月;病故的补20个月。至于丧葬费,具体标准各地不同,一般是一次性补助3个月基本离退休
2020.09.11 499
-
丧葬费和抚恤金该有哪个部门发
具体要咨询当地民政部门。另外,有最新的通知:各市州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各有关单位:根据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
2022-06-12 15,340 -
退休职工抚恤金发放咨询哪个部门
首先建议你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无论哪种性质离休干部都可以咨询老干部局,他们的离休干部政策文件是最齐的(非本地的,由各地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出台的政策不算)。此外,机关和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可以咨询人事局,非
2022-03-17 15,340 -
抚恤金和丧葬费应该给谁
我是兄妹二人,我和妹妹。 去年我母亲去世了,医院处置,丧葬等花费都是我支付的,妹妹没有出一分钱。理由是“你先垫付回头算”。事后我拿到了母亲单位发放的抚恤金(金额不抵丧葬费的二分之一)。 可是最近妹妹却
2022-03-27 15,340 -
丧葬费抚恤金
死者单位给付的丧葬费是对死者亲属处理丧葬事务的一种经济帮助,它是用于解决死者家属在殡葬花销时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对死者安葬是近亲属或遗产继承人应尽的义务,也是我国社会公序良俗的道德要求,让死者安息也是对
2022-04-17 15,340
-
01:36
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标准是多少?
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标准是: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10个月基本工资; 3、丧葬费标准:因病4000元。因工5000元; 4、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非农户一人月补助210元。二人以上
8,585 2022.04.17 -
01:22
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大概是多少钱
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大概是多少钱,应当根据退休人员领取的地点进行确定。 法律明确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至于遗属可以领取多少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应当由各省的人民政府按照当
9,361 2022.06.22 -
01:11
新丧葬费标准
新丧葬费标准如下:丧葬费是上年度本省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因此,从2021年9月1日开始,丧葬费就等于2倍的当地月可支配收入。从以往各地区标准不统一,有的包干,有的挂钩,最终实现了与当地月支配收入相挂钩的统一模式,更加清晰、明了,也更
4,4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