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无劳务分包合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无分包合同也不会影响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依然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无分包合同也不会影响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依然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劳务分包无合同只要符合法定有效条件就可以,因为合同的形式分为口头、书面和其他法定形式。合同有效的法定条件分别有: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
劳务分包合同无效该怎么办
后果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1.01.26 306 -
劳务分包没有合同怎么办?
不影响劳动关系成立。无分包合同也不会影响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依然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
2022.12.02 242 -
劳务分包没有合同怎么办
无分包合同也不会影响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依然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
2021.03.16 474
-
劳务分包无合同怎么办
如属承揽合同,可在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讨。没签书面合同,不等于双方没有合同关系,这种合同关系是口头的。如属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在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022-05-24 15,340 -
劳务分包合同无效怎么办
《建筑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修复后工程竣工验收仍不合格的,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款的,不予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劳务分包方很可能是“损了夫人又折兵”,既干了活又拿不到钱。因为竣工验收的过
2022-12-18 15,340 -
劳务分包无合同被吞怎么办
1、无分包合同也不会影响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依然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 2、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2022-06-24 15,340 -
劳务分包合同无效
1、主体要件。 2、意思表示要件。 3、客体要件。 4、形式要件。只有以上要件同时成立,方构成合法有效的工程分包行为。反之,则无效。 1、主体要件。工程分发包人要具有分发包工程或劳务的资格,工程分承包
2022-05-17 15,340
-
00:59
劳务承包和劳务分包的区别劳务承包和劳务分包,一般有以下的三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在同样具备资质的情况下,包工不包料是劳务合同,包工包料是分包合同; 2、合同效力不同。专业分包是要征得发包人的同意,而劳务分包不需要; 3、承担责任的范围不同。专业分包,总
6,949 2022.05.11 -
01:07
劳务公司不给合同怎么办公司不给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
1,671 2022.04.17 -
01:05
如何区分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大家好我是法师兄特邀律师冼洪永。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所签订的协议,劳务合同则是平等主体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一、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须为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则是平等主体间的自然人或
2,50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