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提交的证据与原告证据不一致, 是否可以再提交一次民事诉讼证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原被告的举证期都是一样的,只是起算时间可能不一致,一次在己方举证期已满后,是不能继续举证的,除非属于法律规格的新证据。 2.被告当庭提交的证据,如果已过举证期且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新证据,你方是可以不予质证的。如果此时你的举证期已满,你是不能再提交证据的。二审时除非是法律规定的新证据,否则也是不能提交的(或者不能作为法院采纳的依据的)。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原告提供新的证据可以在二审诉讼程序中,向法院提交。原告当庭递交补充证据,法庭会视情做出认定为证据、作为参考资料等决定。如果法官明确指定了举证期限,那么就要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如果是简易程序,可以当庭提交证据。如果是普通程序,则必须在指定期限内提交。
-
证人可不可以当庭提交证据
证人可以当庭提交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
2020.07.27 254 -
证据可以当庭提交吗?
证人可以当庭提交证据,证人提供的证据指向性多元化。如果将证人提供的证据归属法院调取的证据,有利于双方当事人权利均衡;我国目前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明确禁止证人当庭提交证据,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应当予以准许。
2020.09.12 373 -
证人可不可以不当庭提交证据
证人可以当庭提交证据,证人提供的证据指向性多元化。如果将证人提供的证据归属法院调取的证据,有利于双方当事人权利均衡;我国目前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明确禁止证人当庭提交证据,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应当予以准许。
2020.02.16 179
-
证人是否可以当庭提交证据?
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一种观点认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没有权利当庭提交证据。如果确有必要,应由申请证人出庭一方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庭提交。 2、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及司法
2022-09-14 15,340 -
民事诉讼中当庭提交证据是否有效
可以当庭提交证据,但是否有效要看其证据是否符合以下法律规定。我国《》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证据若干规定》的第四十一条对此条作了详细解释:《民事诉讼
2022-08-24 15,340 -
民事诉讼状要求原告在法院提交证据时,是否一定要提交全部证据材料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022-01-22 15,340 -
民事诉讼再审提交新证据
1、如果一审判决还在上诉期内的,可以上诉,在二审时提交新的证据,二审法院会结合案情对该证据是否采纳等作出认定后,作出二审生效判决。 2、如果一审判决生效了,或者二审判决作出后,发现了足以影响到判决结果
2022-01-29 15,340
-
01:01
提交上诉状一定要附带证据吗提交上诉状不是一定要附带证据。上诉状是可以要依附证据的,如果有新的证据不妨依附上去,当然证据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递交给法院,并不一定要依附。若依附证据的,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
5,359 2022.04.17 -
01:32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有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的责任。如果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到实际发生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222 2022.04.15 -
00:51
债权人提起诉讼的证据有都哪些债权人提起诉讼的证据有: 1、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证明资料; 2、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借款合同、借款协议、借条、合同等; 3、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如诉讼请求中关于要求计付本金及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 4、已偿
776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