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再审还要交诉讼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申请再审不需要缴纳诉讼费,但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需要缴纳诉讼费。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 但下列情形除外: 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的,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后,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九条,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申请再审不需缴纳诉讼费,但如果属于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则需要缴纳诉讼费。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 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
再审需要交诉讼费吗?
一般情况下,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除外。
2020.12.17 123 -
再审需要交诉讼费吗?
再审不需要交诉讼费,但除下列特殊情形除外: 1、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决定再审; 2、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不提出上诉,在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后申请再审,人民法院
2022.03.21 1,631 -
申请再审要交诉讼费吗
再审不需要交诉讼费,但是特殊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
2020.12.08 147
-
再审还要诉讼费吗
首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一)项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进行再审的案件,当事人依照《办法》有关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2022-08-15 15,340 -
申请法院再审是否要交诉讼费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九条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
2022-03-31 15,340 -
再审需要交诉讼费吗
申请再审需要交诉讼费。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九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
2022-07-03 15,340 -
申请再审是否还要交诉讼费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申请再审的案件原则上不需要再行缴纳诉法费用,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
2022-03-20 15,340
-
01:21
二审诉讼费
二审诉讼费如下: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一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一万元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至一百元;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
3,189 2022.04.17 -
00:52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是关于诉讼收费的相关规定。诉讼收费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各级人民法院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收取诉讼费用,不得另行制定收费办法、自行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为了加强人民
4,329 2022.04.17 -
00:56
为什么胜诉了还要承担诉讼费
胜诉了还要承担诉讼费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双方协商的结果。一般情况下,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离婚等案件的由双方协商承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
4,103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