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有哪些立案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战时拒绝军事征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收3次以上的; 2、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收的; 3、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收的; 4、拒绝重要军事征收,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战时拒绝军事征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一、战时拒绝军事征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收3次以上的; 2、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收的; 3、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收的; 4、拒绝重要军事征收,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战时拒绝军事征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立案标准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05.10 142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如何立案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09.30 136 -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是指在战时情况下,公民对国家、政府和武装力量征收、征用其所属的房屋、车辆、场地等作战所需的物资,能够提供而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11.24 134
-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立案条件有哪些
现行刑法对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立案的规定是: 1、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军事征用的,煽动他人拒绝军事征用的; 2、因拒绝军事征用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3、拒绝征用物资数额较大的、
2022-11-19 15,340 -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立案条件有哪些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3次以上的;(2)采取暴力、威胁、欺诈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3)联系,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4)拒绝重要军事征用
2021-10-09 15,340 -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三次以上的; (二)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 (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 (四)拒绝重
2022-07-24 15,340 -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的立案条件?
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
2022-09-30 15,340
-
01:34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1,261 2022.04.17 -
00:51
海军征兵要求什么条件海军征兵要求的条件如下:1、身高:男性160cm以上,女性158cm以上;2、体重:男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3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25%;3、经C图检查,双眼远视不小于0.8E图约5.0
46,180 2022.04.18 -
00:52
诈骗罪立案的条件有哪些不同省市对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相应法律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以上的,即可以立案。 一般情况下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达到“数额较大”;金额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金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为
2,39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