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定性涉及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行为及其成立条件

如何定性涉及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行为及其成立条件

2024-12-25 15:1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新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4-12-25回复

专业分析: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1. 逃逸与死亡结果的因果性:受害者的死亡与肇事者的逃逸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逃逸行为必须与死亡结果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才能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如果受害人已经死亡或者濒临死亡,但及时救助也不会致死,则不存在因果关系。 2. 逃逸与死亡结果因果关系的序列性:逃逸致人死亡的因果关系必须遵循刑法因果关系中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的规则。在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必须先有逃逸行为,才会有死亡结果,二者必须有因果关系。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当场致被害人死亡而后逃逸的,虽然死亡结果在后面,但逃逸行为在先,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如因认识错误而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但被害人确因行为人逃逸,抢救失时而死亡的,不影响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 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刑法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人应当是明知自己的逃逸行为可能会致受伤者死亡,即在主观上必须是间接故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不能是故意。第三种观点认为,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只限定在“间接故意”或者“过失”的范围的观点并不符合司法实践的复杂情况,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不应作简单的理解,应当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具体说,“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都可能存在。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的观点是第三种,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具体包括“希望”或“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 1、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受伤。这里的被害人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的被害人,这里,被害人的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但是并没有当场死亡。 2、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行为人救助被害人、听候处理的义务。 3、肇事者有救助能力。 4、行为人肇事致人受伤后,有不救助被害人的逃逸行为。 5、行为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或救助义务的主观目的。 6、逃逸行为使得被害人死亡。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是:1.前后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2.前后都是故意犯罪;3.前罪实施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新罪;4.前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

律师普法更多>>
  • 犯罪中止及其成立条件是什么
    犯罪中止及其成立条件是什么

    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这是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条件。 2、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条件。这里的自动中止必须是彻底的。 3、犯罪中止是行为人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是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条件。对于中止犯,没有造

    2020.01.03 111
  • 涉及致人死亡案件办案程序
    涉及致人死亡案件办案程序

    致人死亡案件办案程序:首先是由公安机关立案并进行侦查,侦查结束后向检察机关提交案件,检察机关审查结束后,认为应当提起公诉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的审判则由人民法院负责。

    2020.05.26 193
  • 死亡致人逃逸能构成犯罪吗
    死亡致人逃逸能构成犯罪吗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2.15 144
专业问答更多>>
  • 逃逸致人死亡的逃逸行为构成要件及处罚

    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为在情节上的加重。因此,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这包括三方面(1)必须以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为前提。(2)行

    2022-03-14 15,340
  • 涉及逃逸行为如何确认肇事逃逸是否致人死亡

    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要看这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该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当然谈不上“因逃逸致人死亡”;如果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则需要进一步分析逃

    2022-11-04 15,340
  • a逃逸致人死亡事件可否起诉其及?

    他的行为已构成犯罪,至于是否转化为故意杀人还需根据当时事实、证据及肇事方主观心态等方面考量。

    2022-10-25 15,340
  • 如何定性故意恐吓行为及其所涉及的罪名?

    故意恐吓可能会涉嫌寻衅滋事罪。如果出现以下寻衅滋事行为之一,并破坏社会秩序,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

    2024-12-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强奸致人死亡的行为应怎样定罪 00:59
    强奸致人死亡的行为应怎样定罪

    实施了强奸行为造成了死亡结果应如何定罪,分以下几种情况: 1、根据我国《刑法》236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强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

    5,137 2023.01.14
  • 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01:07
    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前犯绑架罪致人死亡的情况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情形,从重处罚。然而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去掉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所以犯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则成为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这种情况在刑法学上称为想象

    2,657 2022.04.17
  • 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01:40
    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寻衅滋事罪的结果仅包涵轻伤,因此如果出现致人死亡的结果在法律上就不按照寻衅滋事罪处罚,而是按照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来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的法定情形之一,即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殴打他人形式上也是一种伤害

    1,373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