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进行形式审查的方式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怎么对合同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重在对合同文本的审查,当然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不能像刀切豆腐那样分得那么清楚。对合同进行形式审查时,有几点是要注意的:第一,要看条款之间逻辑关系。一般首先要对给付(标的)作出界定,其次要看对完成给付设置的具体条款如何。第二,期间的设计是否合理。期间是时间段,其两端是时间点(期日),要注意最后一天是否为法定节假日。第三,文字、术语使用是否准确。第四,“名实”是否相符,即合同的名字与内容是否一致。比如,当事人通过买卖一台“样机”来转让技术秘密,就不能把技术转让合同写成买卖合同。第五,合同文本中有无解决争议的条款,如果有,是否明确、具体。第六,最后要闭着眼睛想一下:有无重大遗漏;有无陷当事人于危险境地的表述。如果不是审查合同文本,而是审查当事人往来的缔约文件(要约邀请、要约、承诺等文件),这时候就要特别细心,看看有无要约对要约邀请内容的承继、新要约对原要约内容的承继(容纳规则);有无对要约的非实质性变更或实质性变更等。有的当事人会在当中玩点小技巧、小把戏的,老律师都知道。二、怎样对合同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是对当事人欲建立的法律关系的审查,简称为对法律关系的审查,它是建立在形式审查基础上的,但它更进了一步。不但要看合同文本,还要看其他材料,还要听委托人的介绍。了解委托人之相对人的情况,也是必须的。法律关系审查,主要是审查法律关系能否成立(合同是否有效),法律关系的内容如何,如果法律关系被违反,救济法律关系将如何,等等。形式审查中“名实”是否相符的审查,同时也是法律关系的审查。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对合同的审查,必须进入到对法律关系的审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合同审查有哪些方式?
审查合同的方法是: 1、合法性审查,即对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规定、行政法规进行审查; 2、文字性审查,即对合同条款的约定是否明确具体进行审查; 3、合同审查的其他方法。
2021.03.12 115 -
申请商标形式审查的方式有哪些
商标申请形式审查的内容有: 1、申请人是否合格,即申请人应当具有申请资格; 2、商标及商标图样的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3、其他申请材料是否齐备; 4、商标申请形式审查的其他内容。
2020.10.01 116 -
发明专利形式审查的方式有哪些
发明专利形式审查的内容如下: 1、申请人的申请文件是否完备; 2、申请人的身份是否合法; 3、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否属于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及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等等。
2020.10.18 201
-
行政复议申请的形式审查用哪些方式审查
1、采取书面审查方法。 2、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3、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行政
2022-08-12 15,340 -
合同审查的方式有哪些
合同审查应当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个是合法有效, 第二个是即对自己有利,对方又能够接受; 第三个是发生纠纷时不被动。 在进行合同审查时,可以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去审查: 1.要看合同是否有效。比如说,法律
2022-10-15 15,340 -
怎样进行买卖合同的形式审查
一、审查合同主体,不只是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适格。 二、审查买卖标的物(货物)的基本情况。 三、审查标的物的数量和计量方法。 四、审查标的物的技术标准(含质量要求)。 五、审查标的物的包装方式和包装要求
2022-07-23 15,340 -
合同审查的方式有哪些?
合同审查的审查方法有哪些?1、合同条款的审查 基本的步骤和方法就是合同条款的审查。全面细致地对合同条款逐一审查,这是审查合同的基本方法.但审查应该有重点。有三方面内容必须审查:一看合同的主体,二看合同
2022-05-02 15,340
-
01:27
合同签订形式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合同签订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形式。合同采取口头形式,毋须当事人特别指明。口头形式签订的合同常见于商店购物时,买卖双方以口头的形式达成协议。以口头形式订立合同,可以简化手续、方便交易提高效益,但是对于不能即
3,247 2022.04.15 -
01:23
合同违约形式有哪些
合同违约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由于合同主体方面的原因而造成违约; 2、由于合同的标的不明确、不具体而造成的违约。 (1)是标的物的质量不明确、不具体或者样品与交付的产品相差太远; (2)是标的物的价款规定不明确、不具体,有的没有规定计价单
690 2023.02.18 -
01:17
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五种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分别为: 1、继续履行。即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构成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 2、采取补救措施。双方当事人鉴定合同后,一方有违约行为,
1,66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