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国家分配的保障性住房合同的续签途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公共租赁住房的租约使用过程中,如果租约遗失了,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此类情况是可以进行补办处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前往对方手中获取该租约的副本,并将其妥善保存为复印件备用。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只要协议是从合法规范的流程中签订的,那么这份协议便从签订之日起就受到了法律的严格保护。 租约的数量并不影响其法律效力的发挥。无论是哪一方当事人,都应该严格按照租约中的约定内容来履行各自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来进行: 1、国家预算,先将各部门上缴的税金集中,形成国家预算用于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国防建设、福利设施、行政管理,如征收个税。 2、银行信贷,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的条件下,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然后向单位、企业、个人发放贷款。 3、劳务费用,部分劳动者用自己提供的劳务,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享受各种劳务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收入支付各种劳务费用,比如支付给私人保姆的工资。 4、价格变动,价格变动不能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但会改变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阶层居民收入分配。
-
购买保障性住房的标准
住房困难家庭或者单身居民申请购买保障性住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家庭申请的,其全部家庭成员应当具有本市户籍。家庭成员的户籍因就学、服兵役迁出本市的,在就学、服兵役期间视为具有本市户籍单身居民申请的,应当具有本市户籍 (二)家庭人均年收入
2024.07.15 24 -
邵阳住房保障公租房分配
1、申请人登陆官网在线申请; 2、然后携带规定资料前往预约的区住建局提出申请; 3、工作人员受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审; 4、初审符合申请条件的,由区受理窗口出具《备案回执》,扫描并上传申请人所提交书面申请材料,提交市主管部门终审;不符合公
2020.09.10 218 -
保障性住房租赁的对象
租赁保障性住房的条件: 1、家庭申请的,家庭成员中至少一人具有本市户籍。 2、家庭人均年收入年收入在申请受理日之前连续两年均不超过本市规定的租赁保障性住房的收入线标准。 3、家庭财产总额不超过本市规定的租赁保障性住房的财产限额。 4、家庭成
2020.09.27 217
-
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比例
保障性住房可以采用集中建设和配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政府投资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实行项目代建制,由市住建部门负责实施。项目竣工后,移交市房产管理部门管理。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和城中村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旧
2022-01-30 15,340 -
丢失劳动合同的仲裁途径
劳动合同丢失不会影响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没有劳动合同,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
2024-11-29 15,340 -
国家为什么不取消停止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保障性住房有哪些分类
“无论经济多发达,社会总有一部分贫困人群无力解决住房。中央财政应出资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昨日(24日)在汉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改革论坛上,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如是表示。让3%至6%的特困家庭有房
2022-02-27 15,340 -
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办理条件
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申请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依照本办法申请租赁或购买1套保障性住房:(一)满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户籍、劳动关系和各项社会保险要求;(二)符合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划定的收
2022-05-06 15,340
-
01:41
典当合同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典当是指当户将个人的财产作为当物质押给典当行,支付给典当行一定的费用,获得当金,并在确定期限内向典当行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典当物的一种行为。典当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既有双方关于借款的约定,也有典当方提供抵押作为担保的约定。因此,典当合
1,360 2022.04.17 -
00:56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如下: 1、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申请再审:当
4,248 2022.04.17 -
01:08
法律救济途径法律救济途径,具体如下: 1、行政复议。一般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4,3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