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何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具体有以下情形: 1、一般人身损害,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当事人就损失达成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从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算。对于伤害不明显或受伤害时未曾发现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2、超过诉讼时效,但双方当事人对损害赔偿又达成协议的,应受保护。 3、受害人身体收到伤害需要长期治疗的,应当在损失发生或可以计算损失的依据取得后3年内主张权利。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开始计算。也就是说,伤害明显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从受害之日起算;伤痕在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够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诉讼时效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自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人身权利受到损害开始计算。也就是说,伤害明显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从受害之日起算;伤痕在当时未曾被发现的,后经检查确诊并能够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诉讼时效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
诉讼时效起算点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2021.02.09 338 -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何时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起算点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2.28 128 -
股东代表诉讼时效起算点是何时?
股东代表诉讼时效起算点是股东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权利被侵犯的时候。 一、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
2021.07.31 152
-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怎么算?
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对于因交通事故受伤害的,当事人申请交警部门调解未达成协议的,诉讼时效从取得调解终结书之次日起算;当事人就损失达成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从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算。
2021-03-18 15,340 -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问题: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对于因交通事故受伤害的,当事人申请交警部门调解未达成协议的,诉讼时效从取得调解终结书之次日起算;当事人就
2022-03-17 15,340 -
工伤赔偿诉讼时效何时起算
根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申请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的诉讼时效既不是受伤日开始计算也不
2022-09-07 15,340 -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起算点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对于因交通事故受伤害的,当事人申请交警部门调解未达成协议的,诉讼时效从取得调解终结书之次日起算;当事人就损失达成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
2022-01-26 15,340
-
01:16
债务承担的诉讼时效起算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1,358 2022.04.15 -
01:19
车祸诉讼时效如何算车祸诉讼时效如何计算呢?分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种不同情形。 因车祸发生人员伤亡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车祸导致受害人受伤的,诉讼时效一般自其治疗完结开始计算;车祸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诉讼时效一般自丧葬事宜处理完毕开始计算。 因车祸导致财产损失的
674 2022.04.15 -
01:04
重婚案件的离婚诉讼时效是多久实际上,重婚案件并没有离婚诉讼时效。重婚案件不需要离婚,因为这一段婚姻,本来就是无效的婚姻。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重婚会使双方的婚姻归于无效。换句话说,要使婚姻有效,双方必须是单身人士。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第一次结婚还是第二次结婚,都没
9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