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冒充军警的行为应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行为人主动亮明自己的军警人员身份、出示军警证件、身着军警服装、携带警械、驾驶军警车辆等形式。但并非行为人只要具有上述表现形式就一定构成冒充军警抢劫,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如其并非出于抢劫的目的,则不宜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否则将会导致客观归罪。 2、冒充军警的行为应达到使一般人能够相信其身份的程度。冒充军警抢劫与一般抢劫的差别在于前者同时还损害了军人警察的形象。若行为人仅用口头的方式冒充军警,且其“演技”拙略、破绽百出,按照普通人的辨识能力可以识破,未能使一般人轻易相信,既没有构成一定的威胁程度,也没有损害军人警察的形象,其社会危害性与一般抢劫无异,此行为不宜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3、冒充军警的行为不可简单地依据结果来认定。冒充行为存在被害人信与不信两种结果,对于该冒充行为的认定具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只要被害人识破了行为人的假军警身份,就一概不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假如行为人的伎俩高超,足以使一般人信以为真,而恰巧被具有军警专业知识的被害人轻易识破,虽然行为人冒充失败,但不可因此而不追究其责任,对此仍应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加重处罚,否则将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以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威信。 2、客观要件:行为人假冒军警人员并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如何认定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1、冒充军警的行为应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行为人主动亮明自己的军警人员身份、出示军警证件、身着军警服装、携带警械、驾驶军警车辆等形式。 2、冒充军警的行为应达到使一般人能够相信其身份的程度。 3、冒充军警的行
2020.07.24 124 -
如何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首先,“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要注重对行为人是否穿着军警制服、携带枪支、是否出示军警证件等情节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是否足以使他人误以为是军警人员。 对于行为人仅穿着类似军警的服装或仅以言语宣称系军警人员但未携带枪支、也未出示军警证件而实施抢劫的,
2020.05.02 234 -
冒充军警抢劫怎么认定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是要注重对行为人是否穿着军警制服、携带枪支、是否出示军警证件等情节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是否足以使他人误以为是军警人员。冒充军警的行为应达到使一般人能够相信其身份的程度。
2020.05.12 180
-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怎么认定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指无此身份的人,冒充军警身份抢劫,对方误以为你是军警人员,这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冒充军警人员抢”表现为:第一,行为人必须有冒充军警人员的明确的行为表示;第二,冒充行为必须发生在实施抢
2022-03-17 15,340 -
如何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首先,“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要注重对行为人是否穿着军警制服、携带枪支、是否出示军警证件等情节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是否足以使他人误以为是军警人员。 对于行为人仅穿着类似军警的服装或仅以言语宣称系军警人员但未
2023-01-15 15,340 -
如何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罪
军警人员作为国家的重要安全维护力量,明确自身的重要职责,明知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和这份职业的光荣性,仍然做出违法犯罪行为,表明其根本不珍视这份职业给自己带来的荣誉,其主观恶性肯定大于一般主体实施的。在有责
2022-09-13 15,340 -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该如何认定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1、冒充军警的行为应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行为人主动亮明自己的军警人员身份、出示军警证件、身着军警服装、携带警械、驾驶军警车辆等形式。 2、冒充军警的行为应达到使一般人
2023-01-24 15,340
-
01:22
怎么认定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抢劫罪的标准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
8,230 2022.07.08 -
00:58
犯抢劫罪的认定标准抢劫罪的认定标准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般情况下,抢劫罪的数额标准为:抢劫数额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为数额较大;数
1,500 2022.04.15 -
01:04
盗窃转化为抢劫的认定盗窃转化为抢劫的认定,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方面,具体如下:1、行为人已实施了盗窃行为;2、转化抢劫的目的条件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3、转化的客观条件是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盗窃罪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1,9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