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时效有几种法律法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政诉讼时效有以下几种法律法规规定: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诉讼时效有以下几种法律法规规定: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当事人对行政诉讼案件提起再审的时效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如果当事人认为法院的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则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的申请,并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有关的材料。
-
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是六个月。
2020.07.24 223 -
行政诉讼法时效规定
对诉讼时效期应当综合考虑根据案件的情况进行分析,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情形。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如果告知相对人或者其他组织诉讼权利和诉讼期限的,诉讼期限应当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诉讼权或者诉讼期限日起开始计算。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不服复议
2020.03.01 195 -
行政赔偿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0.01.17 221
-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时效有几种规定
行政诉讼有时间限制。超过法定时效的,即使法院受理具体行政违法行为,起诉人也无法胜诉。一、普通诉讼时效(1)3个月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二)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
2021-10-29 15,340 -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行政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这就是说,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
2022-07-15 15,340 -
行政诉讼时效有哪几种,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
2022-07-09 15,340 -
行政诉讼时效有哪些法律规定
1行政法诉讼时效行政法诉讼时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重点需要注意的是但书后面的内容:“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
2022-07-15 15,340
-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636 2022.05.11 -
01:03
行政诉讼时效有多久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即行政诉讼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在提起行政诉讼前,行政诉讼当事人已经申请过行政复议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
252 2022.05.18 -
01:01
行政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行政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如下: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作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对象也比原来的行政处分范围扩大了。行
4,4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