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高利贷合同是无效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高利贷合同下,高利贷合同无效: 1、合同当事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利率是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3、贷款的目的是违法犯罪; 4、高利贷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出现以下情况的高利贷合同是无效的: 1、借贷目的是违法、犯罪的; 2、合同当事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3、利率高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 4、高利贷合同是无效的其他情况。
1、借贷的利率只要超过或者变相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即构成高利贷。如目前的规定是民间借贷利息不准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了就是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 2、认为高利贷法定界限不能简单地以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参数,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超过指导利率上限的,即构成高利贷。凡约定利息超过法定指导利率的,其超过部分无效,债权人对此部分无请求给付的权利。 3、高利贷就是一种超过正常利率的借贷。至于超过多少高利贷,因无法律,实践中只能按照法律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认定其是否构成高利贷。无论分歧多少,这三种观点都不存在涉嫌犯罪的问题。
-
什么情况下高利贷合同属于合同无效
在以下情况下高利贷合同是无效的: 1、合同当事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利率高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 3、借贷目的是违法、犯罪的; 4、高利贷合同是无效的其他情况。
2021.01.22 160 -
-
什么情况下贷款合同无效
以下情况贷款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下列免责条款在合同中无效:
2022.04.14 514
-
什么情况下高利贷合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
2022-07-08 15,340 -
民间借贷合同什么情况下是无效的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3、违背社会公序良
2022-06-01 15,340 -
什么情况下合同是无效的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
2022-03-23 15,340 -
什么情况下合同是无效的?
无效合同的几种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半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但是如果还损害了国家利益,则属于无效合同
2022-05-23 15,340
-
01:11
什么情况下合同无效合同无效,指的是在签订的合同中因为缺少一定的生效条件,从而导致合同不发生任何效力,生效的条件主要包含:行为人是否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否具有民事责任能力;合同标的是否确定且不违反法律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规
3,551 2022.04.17 -
00:56
什么情况下婚姻无效认定婚姻无效的情形有: 1、重婚;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3、未到法定婚龄。无效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无效的或者
1,350 2022.04.17 -
00:57
收条什么情况下无效收条以下情况下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打的收条,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打的收条没有经过其代理人追认的;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出具的收条;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收条;
2,7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