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分析 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主要看其行为是否满足犯罪四要件标准: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弹药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弹药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主要看其行为是否满足犯罪四要件标准: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弹药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弹药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满足以下要件构成非法私藏弹药罪,如果没有满足则不构成: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怎么样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具备下列要件即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1、本罪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弹药的行为。
2020.02.22 87 -
非法持有弹药罪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的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弹药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
2020.07.01 183 -
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怎么判刑?
行为人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既遂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弹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弹药的管理制度。
2020.07.13 96
-
怎样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199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
2022-11-15 15,340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主要看其行为是否满足犯罪四要件标准: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弹药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弹
2023-06-17 15,340 -
2022年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199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
2023-05-12 15,340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具备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非法持有弹药罪: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即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弹药的
2023-08-31 15,340
-
01:17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样判刑
根据《刑法》有关的规定,行为人或者有关单位,违反了我国枪支使用的法律规定,有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将按
1,771 2022.04.17 -
01:08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么判
根据《刑法》相关的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判刑标准为: 行为人违反了我国枪支的相关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
1,079 2022.04.17 -
01:19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判几年
行为人违反国家枪支的有关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依法配备枪支的公务人员,通过非法手段将枪支出租或者出借的,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
1,5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