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者是否拥有抚养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我国规定家暴者拥有抚养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即使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家庭暴力行为是不可以作为抚养权归属的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双方在离婚时,一方具有家庭暴力行为,可以作为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的主要依据,也可以作为另一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依据。但是,不能作为孩子抚养权归属依据。
孩子两周岁以下一般跟女方,八周岁以上的应考虑孩子的意见,但抚养权的归属最终是以有利于被扶养人的原则来确定的,一方如果家暴会危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并且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属于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不利因素。当然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因素共同考虑:例如夫妻双方是否离婚以及孩子的年龄。
-
-
男方有家暴行为还能否拥有孩子抚养权
一般不可以,但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因素共同考虑。抚养权的归属最终是以有利于被扶养人的原则来确定的。孩子两周岁以下一般跟女方,八周岁以上的应考虑孩子的意见。男方如果家暴会危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并且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属于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不利因素。
2021.02.04 227 -
没有抚养权是否能拥有监护权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抚养权和监护权是独立的两种权利,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是其父母,所以在没有抚养权的情况下,还有监护权的。 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
2021.01.16 155
-
在我国规定家暴者是否拥有抚养权
在我国规定家暴者拥有抚养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即使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家庭暴力行为是不可以作为抚养权归属的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
2022-05-12 15,340 -
那么在我国规定家暴者是否拥有抚养权呢?
在我国规定家暴者拥有抚养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即使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家庭暴力行为是不可以作为抚养权归属的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
2022-06-01 15,340 -
男方有家暴行为还能否拥有孩子抚养权
一般不可以,但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因素共同考虑。抚养权的归属最终是以有利于被扶养人的原则来确定的。孩子两周岁以下一般跟女方,八周岁以上的应考虑孩子的意见。男方如果家暴会危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并且不利于孩子成
2021-12-27 15,340 -
小孩没有抚养权能否拥有监护权
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是自然权利,与谁直接抚养子女无关。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监护权,监护权也是享有的。夫妻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不受影响,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不受解除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至于监护权,夫妻离
2021-11-30 15,340
-
01:01
有家暴史有孩子抚养权吗有家暴史的人也是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因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会因为离婚而消除。但是家暴有可能会成为争取抚养权的一个不利的因素。如果一方存在家庭暴力的行为,往往难以给孩子提供稳定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法院有可能会把孩子判给无家庭暴力的这一方。
892 2022.04.15 -
01:24
有家暴的人能争取抚养权吗实施过家庭暴力行为的当事人,也可以争取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但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作出判断。 首先,家庭暴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在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争取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能够举证证明对方存在暴力倾向,或者曾经对未成年子女实施过直接的家庭暴
1,075 2022.04.17 -
01:15
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共同拥有吗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共同拥有。我国婚姻法及相关法律从未禁止离婚后父母双方共同抚养孩子,只要双方就共同抚养事宜达成一致协议,即合法有效。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无明文禁止即为许可,也就是说只要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禁止该行为,就代表法律允许民事主体
1,50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