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有签字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根据《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书写复核申请时,一定要指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不当的错误所在,并抓住有关证据不放,力争复核机关认可自己的意见。 2、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核申请后5日内,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复核审查期间,当事人不能启动诉讼程序,否则将导致复核程序终止。 3、目前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核后维持率很高,很少有改变原有认定的。所以,当事人没有十分把握,一般不要申请复核,可以在调解时要求调整责任比例,或在诉讼中要求法院重新划分责任。如果你当初申请复核过,并且复核结论是维持原认定,调整和重新划分责任就会更加困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签字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仍然有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一种证据,但是与物证、书证、勘验笔录等不一样,它是专业人士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来确定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一定责任的公文书证,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
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拒绝签字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也是有效的,这种情况,交警一般会让见证人见证后,说明拒绝签字的理由,将认定书发给当事人,或者直接邮寄到拒绝签字的人的住处就视为已经送达。交警依法作出的事故认定书是法律文书的一种,依法需要送达事故当事人,但是当事人是否签收,不影响事故认定书的效力,可能会影响到事故认定书的生效时间。因此,交通事故责任书不签字依然有效,如果对责任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提交复核申请,重新认定。
-
事故认定书没有签字有事故责任吗
在事故认定书上不签字的,对肇事方并没有影响。当事人签不签字,交通事故的认定结果、责任划分都不会改变。如果当事人不签字的,交警会进行备注,之后视为送达交通事故事故责任认定书。
2020.11.04 212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有人签字可以吗?
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可在七日内通过邮局邮寄送达,即视为已送达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有异议),可在接到认定书三日内向上级公安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复核内容写清复核请求及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是否签字,对以后事故损害索
2020.04.27 297 -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签字有效吗?
不签字,仍然有效。 1、机动车驾驶人拒绝通过协商确定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因为协商是不能强迫的。所以,你拒签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合法的。但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效力不会因为你拒签而发生改变
2022-04-17 15,340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有签字有效吗?
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及时当事人不签字,仍然有效。 1、机动车驾驶人拒绝通过协商确定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因为协商是不能强迫的。所以,你拒签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合法的。但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2022-05-08 15,340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签字能有效吗
不签字,仍然有效。 1、机动车驾驶人拒绝通过协商确定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因为协商是不能强迫的。所以,你拒签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合法的。但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效力不会因为你拒签而发生改变
2022-04-22 15,340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签字可以吗
1、送达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时,一并告知申请复核、调解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和期限,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当事人签名,并现场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接收的,交通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注明情况。因此,如
2022-07-20 15,340
-
01:14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签字有效吗未签字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仍然具有法律效力。作为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专业人士按照法定的规则和方法,确定事故多方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一定责任的公证文书,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由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即
1,216 2022.05.11 -
01:09
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能不签字吗能,但并不影响事故认定书的效力。当事人必须清楚,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交给当事人签字,只是让当事人确认收到,当事人即使签字,也只是确认签收了认定书,而不是确认同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的结论。反之,即使当事人不签字,交通事故责任认
1,239 2022.04.17 -
01:33
交通责任认定书对方不签字怎么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责任认定书,当事人是否签字,并不能代表当事人对认定书的认可,签字一般只是交警部门的一种送达方式的确认。 一般情况下,交警部门送达交通事故认定书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送达,即为由当事的各方在送达回执上签字后交给当事
1,61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