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二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是什么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7】宣判。3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诉讼二审生理的方式是: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如果确实不需要开庭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二审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二审审理期限是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在二审的行政诉讼中,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如果确实不需要开庭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二审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二审的审理期限则是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
离婚一审赢了二审输了该如何
离婚一审赢了二审输了可以申请再审。但申请再审不能阻止对方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根据法律规定,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对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得停止判决
2022.01.02 146 -
刑事案件二审应该要如何审理
人民法院收到再审检察建议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裁定再审,并通知当事人;经审查,决定不予再审的,应当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
2020.04.17 144 -
官司二审败诉该如何抗诉
在刑事诉讼中的二审败诉,申请抗诉的,若申诉满足条件则可以重新审判。《刑法》规定的重新审判的条件包括: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
2020.06.09 134
-
行政诉讼二审该如何写
二审法院应当首先组成合议庭审理上诉案件。合议庭应当全面审查一审法院判决或者裁定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诉讼程序是否合法,审查不受上诉人诉状中止范围和上诉内容的限制。二审审理行政诉讼的方式
2021-10-29 15,340 -
离婚案二审应该如何判
离婚案二审财产还是会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判决。首先,先由当事人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法院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是夫妻一方婚前财产的,就属于夫妻一方所有。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就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
2022-06-08 15,340 -
如何二审
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是什么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
2022-08-26 15,340 -
司法鉴定二审该如何申请
二审期间如果对之前的司法鉴定结果有疑问的可以申请重新进行司法鉴定。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委托上级法院的司法鉴定机构重新鉴定: 1、鉴定人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的; 2、
2022-05-16 15,340
-
01:22
如何区分刑事一审与二审
刑事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是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程序,两者有本质的不同:1、刑事诉讼中的一审一般由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提起诉讼,被告人是犯罪嫌疑人。二审程序一般是基于原被告双方行使上诉权而产生。在二审程序中,检察院可以提起抗诉。犯罪嫌疑
1,117 2022.04.15 -
01:17
二手房过户费该如何算
二手房的过户费主要包括了下面几种税费: 1、契税:如果房屋属于住宅类的,契税金额为房款总价的1%到3%;如果房屋属于非住宅类的,契税按照计税参考价的3%交纳; 2、营业税:税率为5.6%,如果个人买普通住宅超过两年的,卖房时不用交营业税;
852 2021.03.24 -
01:03
取保候审到期后该如何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因此,取保候审到期后,人
1,6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