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空白合同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签了空白合同的应对是可以督促对方尽快完善合同内容,对合同内容及时进行审查;如果有欺诈、显失公平等情形的,可以申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2、《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5、《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空白合同是无效合同,有人证明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如果事实依据清楚,可以视作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 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签空白合同造成自己利益受损的,当事人应该收集自己受骗的证据,保留相关的通信记录等,证明合同是无效的,这样才能胜诉。
签订空白合同的,应当及时和对方协商合同的具体条款,使合同内容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对方不予配合,使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应当搜集相关证据,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签了空白合同该怎么办?
签了空白合同的处理: 1、当事人事后填补的,须经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后生效; 2、空白合同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属于无效合同,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2021.04.25 313 -
签了空白合同怎么应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签订合同需要当事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会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详细的规定,因此空白合同对于当事人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当事人在空白合同上签名则要承担合同后续添加内容的法律责任。因此在签订空白合同之后要注意合同后续添
2022.04.12 961 -
合同空白处应该怎么办
合同是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所有合同条款对签约方具有法律效力,事实上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的某些部分是空白的,因此不会有争议。一方合同空白的内容有争议,但另一方的合同不存在争议。当事人一旦失去合同,是否在合同空白处增加内容,只能根据合同的
2022.04.12 1,635
-
收了定金没签合同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首先你为什么想不做了。是客户的原因还是你个人的原因。如果是你个人的原因的话,你需要退还定金,还要给客户赔礼道歉。做生意最重要讲诚信。
2022-06-29 15,340 -
收了定金没签合同该怎样处理比较好
首先你为什么想不做了。是客户的原因还是你个人的原因。如果是你个人的原因的话,你需要退还定金,还要给客户赔礼道歉。做生意最重要讲诚信。
2022-07-28 15,340 -
签了空白合同应该怎么样应对
签了空白合同的应对是可以督促对方尽快完善合同内容,对合同内容及时进行审查;如果有欺诈、显失公平等情形的,可以申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2022-10-13 15,340 -
合同空白处应该怎么处理
合同如果存在空白处,可以注明合同主文结束后,写上“以下无正文,为签字页(处)。一般在正文结束后最好不要留有不必要的空白。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
2022-07-10 15,340
-
01:00
被骗签了空白合同怎么办
被骗签了空白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将该合同予以撤销。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通过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司法机构撤销受欺诈订立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需要满足条
1,691 2022.04.17 -
01:18
空白合同上签字有效吗
如果当事人事先知晓合同的签订内容,双方协商一致的,自愿承担风险的,在空白合同上签字是有效的;但如果有欺诈、胁迫等情形的,空白合同之后可能会变为无效。空白合同上签字是否有效,要根据是否符合生效要件来确定,具体要件如下: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具
6,787 2022.08.06 -
01:09
合伙开公司股权怎么分配比较好
合伙开公司时,原则上,各个股东之间分配股权,应当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因为是合伙开公司,而不是合伙开合伙企业。因此,需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依法进行。具体而言,《公司法》第三十四条对分红权与优先认购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
3,488 2022.04.17